成語典故及解釋:旁觀者清
來源:網絡資源 文章作者:奧數網整理 2018-11-01 17:49:32

成語典故及解釋:旁觀者清
【成語】: 旁觀者清
【拼音】: páng guān zhě qīng
【解釋】: 當事人被碰到的問題搞糊涂了,旁邊觀看的人卻看得很清楚。
【成語故事】:
“旁觀者清”這則成語的意思是表示對同一事物,旁觀者比當事人看得更清楚更全面。
這個成語來源于《舊唐書.元行沖傳》,當局者為,傍觀見審。
唐朝有位很有學問的人,名叫元澹,字行沖。他撰寫的《魏典》三十篇,受到當時許多學者的稱贊。有一次,一位大臣上疏唐玄宗,請求把唐初名相魏征修訂、整理的《禮記》列為儒家經典。唐玄宗覺得這個主意好,便命元行沖等人仔細校核,再加上注解。
過了一個時期,元行沖完成了任務,把魏征的本子編成五十篇,并加了注解,呈送給玄宗。不料右丞相張說對這樣做有不同意見,他認為,戴圣的本子使用到現在已近千年,東漢的鄭玄也為它加了注解,為什么要改用魏征的本子呢?玄宗覺得他說的也有道理,便改變了主意。但元行沖認為本子還是改換一下為好,他寫了一篇文章,起名《釋疑》,用來表明自己的觀點,這篇文章是采用客人和主人對話的形式寫成的。
客人問:“《禮記》這部書,究竟哪個編的好?”
主人答:“戴圣編的本子,從西漢到現在,已經過許多人的修訂、注解,矛盾之處很多。魏征考慮到這個情況,對它進行了修訂、整理,哪知那些墨守成規(guī)的人竟會反對!”客人說:“就像下棋一樣,局中人反而迷糊,旁觀者倒看得清楚。”
相關文章
- 小學1-6年級作文素材大全
- 全國小學升初中語數英三科試題匯總
- 小學1-6年級數學天天練
- 小學1-6年級奧數類型例題講解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奧數練習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奧數知識點匯總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教案匯總
- 小學語數英試題資料大全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期末試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期中試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語數英單元試題整理匯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