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語文記敘文閱讀練習題及答案:危機(2)
來源:網(wǎng)絡資源 文章作者:奧數(shù)網(wǎng)整理 2018-11-15 19:43:15

答案
1.示例:“處理”,教子認錯、貼致歉信、領兒道歉
2.示例:這位母親面臨的“危機”一是車主們因車被劃傷而憤怒(地要重懲劃車人),二是自己孩子犯了錯卻不能認識這是犯錯。
3.與劃線句相照應的一句話是“車主們笑著接受了孩子的紙船和道歉”。這兩句話對表現(xiàn)主題的作用是:車主們一“怒”一“笑”,前后照應,形成對比,表明劃車事件因得到賠償和孩子認錯而圓滿解決,側面烘托母親對危機處理的智慧。
4.示例一:母親以保護孩子幼小的心靈為前提教育孩子。孩子犯了錯,她沒有雷霆大怒,沒有嚴厲呵斥,沒有粗暴指責,而是曉之以理、動之以情,讓孩子切身感受到錯誤的嚴重性,心靈上也沒有留下陰影。
示例二:母親能以身作則,教育孩子懂得承擔責任。“但監(jiān)控看不太清,沒人能認出這兩個孩子”,表明她本可以逃避責任,但她主動擔當,給孩子樹立了勇于承擔責任的好榜樣,引導孩子的心靈趨向純真。
示例三:母親讓孩子親身體驗改正錯誤的感受。她讓孩子親手做認錯的事,親口說道歉的話,這是讓兒子能正視自己的錯誤,懂得知錯即改就能獲得別人的諒解的道理,教育孩子不逃避責任,學會擔當。
示例四:母親采用符合兒童心理的方式教育孩子。她以兒子的折疊車和人家的私家車比較,讓孩子設身處地地認識錯誤;有些父母信奉“打罵出孝子”,用責罰的教育方式,不但不能達到教育目的,還會讓孩子產生自卑或逆反心理。
相關文章
- 小學1-6年級作文素材大全
- 全國小學升初中語數(shù)英三科試題匯總
- 小學1-6年級數(shù)學天天練
- 小學1-6年級奧數(shù)類型例題講解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奧數(shù)練習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奧數(shù)知識點匯總
- 小學1-6年級語數(shù)英教案匯總
- 小學語數(shù)英試題資料大全
- 小學1-6年級語數(shù)英期末試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語數(shù)英期中試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語數(shù)英單元試題整理匯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