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語文記敘文閱讀練習題及答案:溫暖城市的細節(jié)
來源:網(wǎng)絡資源 文章作者:奧數(shù)網(wǎng)整理 2018-11-18 18:37:37

小學語文記敘文閱讀練習題及答案:溫暖城市的細節(jié)
溫暖城市的細節(jié)
師聞
(1)我有一位同鄉(xiāng)朋友在香港工作,今夏因為患了嚴重的胃病,他的父親從杭州趕到香港來看望他。香港的天氣很熱,而他家的舊空調(diào)壞了,于是從商場訂購了一臺,讓安裝工人來安裝。朋友的父親到香港時,正趕上工人到家。
。2)朋友住在十二樓,這是一座老舊的樓房。他的父親發(fā)現(xiàn),工人們背上許多銅管,足足有五六十米長。老人家不知道這些銅管是干什么用的。朋友說,使用空調(diào)的時候,會產(chǎn)生滴水現(xiàn)象,有時候空調(diào)滴水還流到了樓道上。為了防止空調(diào)水再流到樓道上,他決定引水到樓下的排污管里。
(3)老父親聽了,大惑不解。空調(diào)完全可以用膠管,為何要選用價格昂貴的銅管?再說,這房子只是租住的。朋友說,如果選用膠管,那么短短幾年就需要更換,而選用銅管,卻可以幾年至十幾年不需要進行更換了。這樣,以后住進來的人,就不會因為空調(diào)水的問題煩惱了。
。4)朋友的父親回杭之后,說他的兒子買空調(diào)配件的錢,可以購兩臺空調(diào)主機,大家聽了,覺得不可思議。
。5)朋友在香港才住了六年,但他的行為習慣卻被香港這座城市影響了。雖然朋友仍然是一個打工仔,但他身上,卻看不到一個小市民的任何影子。
(6)幾年前,一個朋友到香港游玩,入住在一家賓館。她想打電話給家人報平安,但手機沒電了。她從賓館出來尋找投幣電話,但不知哪里才有。賓館大門口的門僮向她指了路,但投幣電話就是不通。她無奈往回走,到了門口,那門僮問她電話有沒有打通。她搖搖頭。門僮拿出了自己的手機,借給她使用。她有些不好意思,另外有一些擔心,這門僮會不會借機向她收取費用。門僮似乎看出了她的擔心,解釋說,他的手機的費用是包月的,他每個月費用都有余。她于是放心地拿過來打了一個電話,當她把手機還給門僮,準備走的時候,門僮突然說:“小姐,請等一下。”她心里想,難道這門僮食言了?她有了挨宰的心理準備。只見門僮把手機拿到她的眼前,指著上面一個號碼,說:“你看,這是你剛才撥打的號碼,我把它刪了。”說完,門僮按下刪除鍵。
。7)她大感意外,沒想到一個門僮竟然這樣善解人意,尊重別人。
(8)細節(jié)是魔鬼,認識一座城市是困難的,但有了細節(jié),一切都迎刃而解了。(摘自《中外文摘》2009年第7期)
1.根據(jù)語言環(huán)境,寫出加粗詞語的意思。
善解人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食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用一句話概括第一個故事的主要內(nèi)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第5段對前面的敘事有怎樣的作用?
4.寫出第二個故事的起因、經(jīng)過和結(jié)果。
起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經(jīng)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結(jié)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你認為第6段畫線部分運用了哪種描寫方法?對后文情節(jié)的發(fā)展有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文章結(jié)尾說:“認識一座城市是困難的,但有了細節(jié),一切都迎刃而解了。”聯(lián)系題目,說說作者憑借細節(jié),對香港有了怎樣的認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點擊下一頁查看答案】
相關(guān)文章
- 小學1-6年級作文素材大全
- 全國小學升初中語數(shù)英三科試題匯總
- 小學1-6年級數(shù)學天天練
- 小學1-6年級奧數(shù)類型例題講解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奧數(shù)練習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奧數(shù)知識點匯總
- 小學1-6年級語數(shù)英教案匯總
- 小學語數(shù)英試題資料大全
- 小學1-6年級語數(shù)英期末試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語數(shù)英期中試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語數(shù)英單元試題整理匯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