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精品一区,蜜桃六月天综合网,欧美99,草草影院ccyycom

奧數網
全國站
您現在的位置:奧數 > 家庭教育 > 學習方法 > 正文

好的學習方法十條(2)

來源:網絡資源 文章作者:奧數網整理 2018-11-19 17:57:43

智能內容


  6、電子游戲

  如果你的孩子是個喜歡電子游戲的青少年,那么這個發(fā)現對你可能就是一則驚喜。如果你正在學習打字、學習一項新的運動或者樂器,那么電子游戲也可以成為學習間歇的一項理想活動。實際上,只要你學習的技能中包含持續(xù)而重復的結構、且需要感覺輸入和身體動作的協(xié)調,你就能從電子游戲中獲益——不過那一定得是動作類游戲。

  多倫多大學的杰·普拉特(Jay Pratt)等人研究發(fā)現,學習者每周花至少6到8個小時玩《使命召喚》之類的游戲,在掌握需要手眼協(xié)調的實驗工作時就能更加迅速。他們上手的表現雖然并不特別,但進步比別人快。普拉特認為,這是因為游戲能使人更快地在腦中形成手眼協(xié)調動作的精確“模版”。

  他還指出:“動作類游戲的難度會隨著劇情的推進而越來越大,這對人的視覺、認知和感覺運動系統(tǒng)都會提出很高的要求。游戲越玩越深,這些系統(tǒng)的效率也跟著越來越高。”因此,比起《模擬城市》之類的游戲,動作類游戲更能夠促進其他感覺運動任務的掌握。

  普拉特也承認,經常玩游戲的人在現實世界中的表現還很難斷言,因為其中牽涉到許多變量,不過他還是建議:“如果有誰從事了一份需要大量感官動作技能的新工作,那么每周玩幾個小時的動作類游戲或許會有不錯的效果。”

  7、放松放松

  如果說睡眠能鞏固記憶,那么在學習中小憩一會兒也能達到同樣的效果嗎?

  為解答這個問題,紐約大學的萊拉·達瓦奇(Lila Davachi)讓研究對象觀看一組圖片、然后隨便想點什么,其間還對他們的腦部做了掃描。

  她發(fā)現在遐想階段,研究對象的海馬(參與記憶的腦區(qū))和皮層中負責思考的區(qū)域變得活躍起來。而且,這兩處越是活躍,對象在后來的測驗中想起的內容就越多。達瓦奇因此認為,這顯示了休息具有鞏固記憶的作用。

  她指出,如果你剛剛學習了一組詞語、或者背誦了歷史上的某個重要日期,那么適當的休息就能幫助你記住這些信息。“這一點常常遭到我們的忽視,”她說,“尤其是現代信息技術迫使我們日夜不休地工作。”

  那么,怎樣的休息才算“適當”呢?達瓦奇也在研究這個問題。眼下她已經得出了一個尚未發(fā)表的結論,那就是:休息如果能激活學習期間沒有用到的神經元或腦區(qū),就有助于鞏固記憶。如果你剛剛耗費了大量腦力,那么不妨去練習一下網球的反手技巧。然而與這個相比,或許還是平躺一會兒更加誘人、也更有效果。就學習的效果論,究竟放松的收益大、還是小睡的好處多,目前還不甚明了。

  8、假扮老師

  如果在學習時知道你可能得向別人傳授所學,你的記憶就會牢固一些。

  這個規(guī)律是康奈爾在一次實驗中發(fā)現的,他讓威廉姆斯學院的學生花十分鐘研讀一篇1500字的文章,主題是詩歌《輕騎兵的沖鋒》。

  部分學生事先知道了自己要將所學的內容傳授于人,他們記住了更多要點,記憶的組織也更有條理。另一些學生只曉得自己要接受一次測驗,他們的記憶效果就要差些。

  更妙的是,即使獨自學習,你也能借用這種方法的好處?的螤栒f:“我們研究發(fā)現,就算是假裝要向別人講解知識,也同樣能起到促進學習的作用。”如果你真的做了一回老師,那就更好了。

  將學到的知識用自己的語言重新表達,這在認知上有許多公認的好處。“這使人主動地提取記憶,能幫人整理想法,還使人認清需要補足的知識缺陷。”康奈爾和同事指出,教師往往指導學生為了應付考試而學,然而這并沒有將他們引上效果最佳的學習道路、也無法使他們得到最高的分數。

  9、間隔訓練

  你剛剛學了一組巧妙的象棋開局,那么你該在什么時候回頭溫習、才能在真正需要的時候想起它們呢?

  “拖得越長,效果越好。”

  康奈爾表示,“拖延的時間當然有其限度,但這個限度是非常漫長的。”是的,拖延復習會使你在日后的測驗中難以想起所學的內容,這會使你的生活變得艱難,看來似乎是件壞事。然而康奈爾指出:“回憶起來越難,學到的就越多,而你在運用所學、比如開飛機或者下象棋的時候,你的表現就會越好。”

  加州大學圣迭戈分校的哈爾·帕施樂(Hal Pashler)和同事做了進一步研究,他們建議學習者算出初次學習知識到需要回憶知識之間的時間,并將這段時間分割成若干個復習的時間點。他們發(fā)現,最佳的復習時機取決于你要將知識記憶多久。

  如果要在一周后回憶,你就最好在學習后的兩、三天復習。

  帕施樂建議:“如果想讓記憶長久,就最好把間隔拉得長些,比如把希望記憶的時長除以10,就是一個不錯的間隔。”也就是說,如果你想把知識記住一年,就在學習后的一個月復習,然后每月復習一遍。如果你想把知識記住10年,那最好每年復習一遍。這里頭的機理還沒人明白,也許是學習、復習和回憶之間的間隔一旦拉長,你的大腦就會明白那是需要長久記憶的知識。

  眼下,帕施樂正和同事根據研究結果開發(fā)實用的學習工具。他們已經設計了一個算法,能制訂出適合個人的學習間隔計劃,它的計算依據包括材料的難易程度、以及學習者早先的測驗結果所顯示的學習能力。在一項對西班牙語學習者的研究中,這個個性化的間隔方案使學習者在學期末的記憶成果改善了16.5%,相比之下,一個大眾化的間隔方案只產生了10%的改善。

  10、說干就干

  沒什么大不了——如果你無法靜心學習、又沒考出好成績,也不必過分自責。

  加拿大卡爾頓大學的邁克爾·沃爾(Michael Wohl)和同事發(fā)現,有些學生會因為拖拉而錯過一輪考試的復習,然而他們只要原諒自己、迎頭趕上,就能在下一輪考試中有優(yōu)異的發(fā)揮,比起一開始就不曾拖拉的學生,他們的表現反而更好,心態(tài)也更積極。

  在沃爾看來,自我寬恕能使我們甩開負面情緒,從而使我們在未來有更好的發(fā)揮。不過他也強調,這個招數對于拖拉的慣犯并不管用。“我們發(fā)現,對于長期的不健康行為采取自我姑息的態(tài)度,就會使現狀維持下去――就是說,你會繼續(xù)那些不健康或錯誤的行為。”

  如果這聽起來就像在說你,你可能就要采取點積極的行動了。學習需要毅力、需要在當下克制自己。佛羅里達州立大學的羅伊·鮑邁斯特(Roy Baumeister)指出,毅力如同肌肉,用得越多就越強壯。他還發(fā)現,在某個領域運用毅力,會使人在別的領域也更加持久;c力氣打掃屋子、坐直身體,你就同樣能增強自己靜心學習的本事。

  還等什么呢?這就開始努力吧。

廣告合作請加微信:17310823356

京ICP備09042963號-15 京公網安備:11010802027854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10-56762110 舉報郵箱:wzjubao@tal.com

奧數版權所有Copyright2005-2021 .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