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柔性管理變革化解剛性制約
來源:網絡資源 文章作者:奧數網整理 2018-12-19 11:37:17
走班制面臨的不只是教室、實驗室等實體空間欠缺或者調整的問題,同時也涉及更深層的虛擬學習空間如何設計的問題。北京十一學校優(yōu)化課表,提高教室利用率;轉化思維,優(yōu)化虛擬學習空間設計——
2017年,《普通高中課程方案(修訂版)》出臺,與2003年版課程方案相比最大變化在于減少必修學分,增加選擇性,在總學分144學分不變的情況下,必修學分從116學分變成了88學分,選修I和選修II學分相應增加。
由于分層、分類、綜合、特需等課程的開設,較充分地滿足了學生在課程方面的不同需求,從而出現了全校學生一人一張課程表的情況,此時對教師及教室的需求大量增加,隨著課程開發(fā)的進一步深入,需求還在進一步擴大。
北京十一學校從2009年即開始學校轉型性變革實踐。變革以選擇性的課程為起點,以制度改革為保障,最終實現從價值選擇到教學組織、從課程結構到管理制度、從教學方式方法到學校組織文化等全方位的轉變。
擴容教室,重新進行資源配置
選課走班后,課程的門類增多,對教室的需求相應增加,但學校的空間資源相對有限,該如何解決這一矛盾?
需要明確的是:選課走班的目的是促進每一名學生更好地發(fā)展,最重要的原則就是堅持“學生中心”。所以學校資源要建設在“離學生最近的地方”,資源要放在“教育教學需要的地方”。學校的所有資源都要首先滿足學生的需求、教學的需要。為此,十一學校調整、改造了很多空間,如行政辦公室、會議室一再被壓縮,所有資源都要盡可能直接用在學生身上。
對原有大教室和實驗室進行改造。伴隨選課走班,學校實施了小班化教學,每個教學班不超過24人,所以把原來容納40—50人的大教室改成了小教室,從而增加教室數量。在建設學科功能教室的過程中,物理、化學、生物學科的常規(guī)性實驗器材均已進入各自的學科教室,因此,原來的實驗室也可結合需求改造為學科教室。
在改造學科教室的過程中,我們充分利用空間資源,凸顯教育教學功能。改造后,每一間教室既是學生的學習空間,也是教師的辦公地點;既有學科氛圍,又有教師特色。在對圖書館和年級休閑區(qū)的改造中,我們盡力開拓出更多公共空間。這不僅為學生的學習提供了方便,也為不同年級的學生在這里相遇、交流、研討、建立聯系提供了機會。
適度共用。同一個年級、同一個學科的教師盡量共用一間學科教室,甚至跨年級上課的教師也可以借用其他年級相應的學科教室。設置綜合教室,課程性質相似的學科共用一間教室,如歷史、地理、政治組成文綜教室,生物、化學組成理綜教室等。
對原有建筑空間的再定位。例如,學校食堂在不用餐的時候可以當成教室或是會議室來用。當然,需要對食堂進行改造,配置教學活動需要的設備,設計可以進行組合的飯桌,讓食堂不僅僅是用來就餐的,還可以當成教室、會議室、報告廳等來使用。
增加臨時教室。在學?諘缣幣R時建設活動板房,解決個別學科教室資源緊缺的問題。
優(yōu)化課表,提高教室的利用率
選課走班與傳統(tǒng)模式突出矛盾在于教室的時空占用比。在十一學校,學校和年級層面都有負責排課的項目組,通過統(tǒng)籌規(guī)劃,優(yōu)化課表的編排,提高資源的使用率,避免教室資源浪費。為了優(yōu)化課程設置時段,提倡用時間換空間。某個學期如果有很多學生選報某門課程,導致教室和教師資源的緊張,可以合理增加該課程設置的時段,適度控制每學期該課程開設的班數。對小眾課程也可考慮放在傍晚、周六等時間開設。
目前,各地學校根據選課人數和教室空間的情況,分成了“大走班”“中走班”和“小走班”三種模式。“大走班”模式就是取消傳統(tǒng)的行政班,所有學科都進行選課走班;“中走班”指的是保留行政班,語數外原班上課,其他學科進行分類走班;采取“小走班”模式的多是一些辦學規(guī)模比較小、教師和教室資源不夠的學校,學校往往提供一些選課組合,讓學生選擇。
相關文章
- 小學1-6年級作文素材大全
- 全國小學升初中語數英三科試題匯總
- 小學1-6年級數學天天練
- 小學1-6年級奧數類型例題講解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奧數練習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奧數知識點匯總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教案匯總
- 小學語數英試題資料大全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期末試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期中試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語數英單元試題整理匯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