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語文古詩鑒賞:《西江月·井岡山》
來源:網絡資源 文章作者:奧數(shù)網整理 2019-03-25 10:53:47

小學語文古詩鑒賞:《西江月·井岡山》
西江月·井岡山
作者:毛澤東 年代:近代 體裁:詞
山下旌旗在望,
山頭鼓角相聞。
敵軍圍困萬千重,
我自巋然不動。
早已森嚴壁壘,
更加眾志成城。
黃洋界上炮聲隆,
報道敵軍宵遁。
【注釋】:
井岡山:在江西西部及湖南東部,方圓五百里。
鼓角:本指古代軍中所用的戰(zhàn)鼓和號角,此處借指軍號。
巋(kui1)然:高峻獨立。
黃洋界(gai4):井岡山五大哨口之一,另四個是八面山、雙馬石、朱沙沖、桐木嶺。
【題解】
一九二八年八月,湖南省委特派員杜修經命令紅二十八團和二十九團下井岡山開赴湘南。贛軍乘虛進攻井岡山。八月三十日,四個團的敵軍攻打黃洋界。當時山上只有紅三十一團一營的兩個連。打到下午,紅軍子彈所剩無幾,靠石塊御敵。在此關鍵時刻,紅軍扛來一門壞的迫擊炮和僅有的三發(fā)炮彈。前二發(fā)都是啞炮,第三發(fā)不但響了,而且恰巧落在敵軍指揮部,上山之敵慌忙撤退。紅軍在哨口守了一夜,第二天發(fā)現(xiàn)山下空無人影,原來敵軍以為紅軍主力二十八團(只有南昌起義的正規(guī)軍改編的二十八團有炮)已經回到井岡山,因此連夜撤走了。
【作法】
西江月是極少數(shù)平仄韻混押的詞之一,毛澤東在這首詞里是以湖南方言押的韻。
【作者小傳】:毛澤東(1893-1976)字潤之,筆名子任。1893年12月26日生于湖南湘潭韶山沖一個農民家庭。1976年9月9日在北京逝世。中國人民的領袖,馬克思主義者,偉大的無產階級革命家、戰(zhàn)略家和理論家,中國共產黨、中國人民解放軍和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主要締造者和領導人,詩人,書法家。 中國共產黨中央軍事委員會主席(1936~1976),中國共產黨中央政治局主席(1943~1945)和中央委員會主席(1945~1976),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主席(1949~1954)和中華人民共和國主席(1954~1959)。 毛澤東始終堅持反對帝國主義、霸權主義,維護民族的獨立和國家的主權,維護世界和平。就他一生來看,他對中國革命建立的不可磨滅的巨大功績,遠遠大于他的過失,他仍然受到中國人民的崇高尊敬。1981年6月,中共中央十一屆六中全會通過的《關于建國以來黨的若干歷史問題的決議》,對毛澤東的歷史地位作出全面、公正、實事求是的科學結論。毛澤東思想作為馬克思主義在中國的發(fā)展,仍然是中國共產黨的指導思想,是中國人民寶貴的精神財富。其主要著作收入《毛澤東選集》,其他已公開發(fā)行的著作有《毛澤東書信選集》、《毛澤東農村調查文集》、《毛澤東新聞工作文選》和《毛澤東詩詞選》等。有三子二女。長子在朝鮮戰(zhàn)爭中犧牲。
相關文章
- 小學1-6年級作文素材大全
- 全國小學升初中語數(shù)英三科試題匯總
- 小學1-6年級數(shù)學天天練
- 小學1-6年級奧數(shù)類型例題講解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奧數(shù)練習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奧數(shù)知識點匯總
- 小學1-6年級語數(shù)英教案匯總
- 小學語數(shù)英試題資料大全
- 小學1-6年級語數(shù)英期末試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語數(shù)英期中試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語數(shù)英單元試題整理匯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