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語文文言文閱讀練習題及答案:明論
來源:網絡資源 文章作者:奧數(shù)網整理 2019-04-04 16:34:27

小學語文文言文閱讀練習題及答案:明論
明論
。ㄋ危┨K洵
天下有大知,有小知。人之智慮有所及,有所不及。圣人以其大知而兼其小知之功,賢人以其所及而濟其所不及,愚者不知大知,而以其所不及喪其所及。故圣人之治天下也以常,而賢人之治天下也以時。既不能常又不能時悲夫殆哉夫惟大知而后可以常以其所及濟其所不及而后可以時常也者無治而不治者也。時也者,無亂而不治者也。
日月經乎中天,大可以被四海,而小或不能入一室之下,彼固無用此區(qū)區(qū)小明也。故天下視日月之光,儼然其若君父之威。故自有天地而有日月,以至于今而未嘗可以一日無焉。天下嘗有言曰:叛父母,褻神明,則雷霆下?lián)糁。雷霆固不能為天下盡擊此等輩也,而天下之所以兢兢然不敢犯者,有時而不測也。使雷霆日轟轟繞天下以求夫叛父母、褻神明之人而擊之,則其人未必能盡,而雷霆之威無乃褻乎!故夫知日月雷霆之分者,可以用其明矣。
圣人之明,吾不得而知也。吾獨愛夫賢者之用其心約而成功博也,吾獨怪夫愚者之用其心勞而功不成也。是無他也,專于其所及而及之,則其及必精,兼于其所不及而及之,則其及必粗。及之而精,人將曰是惟無及,及則精矣。不然,吾恐奸雄之竊笑也。
齊威王即位,大亂三載,威王一奮而諸侯震懼二十年。是何修何營邪?夫齊國之賢者,非獨一即墨大夫,明矣。亂齊國者,非獨一阿大夫,與左右譽阿而毀即墨者幾人,亦明矣。一即墨大夫易知也,一阿大夫易知也,左右譽阿而毀即墨者幾人易知也,従其易知而精之,故用心甚約而成功博也。
天下之事,譬如有物十焉,吾舉其一,而人不知吾之不知其九也。歷數(shù)之至于九,而不知其一,不如舉一之不可測也,而況乎不至于九也。
14.下列各句中加點詞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 (3分)
A.天下有大知,有小知 知:通智,智慧 B.日月經乎中天,大可以被四海 被:覆蓋
C.吾獨愛夫賢者之用其心約而成功博也 約:節(jié)約 D.與左右譽阿而毀即墨者幾人 毀:誹謗
15.下列各組句子中,加點詞的意義和用法不相同的一項是( ) (3分)
A.賢人以其所及而濟其所不及 以賂秦之地封天下之謀臣
B.儼然其若君父之威 即今之傫然在墓者也
C.而人不知吾之不知其九也 不知東方之既白
D.吾獨怪夫愚者之用其心勞而功不成也 君子博學而日參省乎己
16.下列對原文有關內容的概括和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 (3分)
A.第一段作者將治國者分為圣人賢人愚人三個層次,目的是為下文議論張本。B.第二段運用比喻論證你,提出論題:治國不能只憑雷霆轟轟,而應用其明。
C.后三段作者扣住精字,反復論證了愚者功不成是因為兼于其所不及而及之。
D.文末以舉其一而可知九的道理,強調了齊威王易知而精之,含有明顯的諷諫意義。
17.把文中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8分)
(1).使雷霆日轟轟繞天下以求夫叛父母、褻神明之人而擊之,則其人未必能盡,而雷霆之威無乃褻乎。4分
。2).是無他也,專于其所及而及之,則其及必精,兼于其所不及而及之,則其及必粗。(4分)
18.用/給下面的文段斷句。(3分)
既 不 能 常 又 不 能 時 悲 夫 殆 哉 夫 惟 大 知 而 后可 以 常 以其 所 及 濟 其 所 不 及 而 后 可 以 時 常 也 者 無 治 而 不 治 者 也
【點擊下一頁查看答案】
相關文章
- 小學1-6年級作文素材大全
- 全國小學升初中語數(shù)英三科試題匯總
- 小學1-6年級數(shù)學天天練
- 小學1-6年級奧數(shù)類型例題講解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奧數(shù)練習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奧數(shù)知識點匯總
- 小學1-6年級語數(shù)英教案匯總
- 小學語數(shù)英試題資料大全
- 小學1-6年級語數(shù)英期末試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語數(shù)英期中試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語數(shù)英單元試題整理匯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