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語文文言文閱讀練習題及答案:陶安,字主敬(2)
來源:網(wǎng)絡資源 文章作者:奧數(shù)網(wǎng)整理 2019-05-27 10:15:23

參考答案:
4.C(C御:駕臨)
5. B(B“吊伐”是“吊民伐罪”的省略,在古代國家軍隊收復失地時,憑吊死去之人討伐有罪之人)
6.B(B錯在“奉承太祖”,“他擅長政治投機”也不對,應該是他富有政治遠見)
7.(10分,每小題5分)
。1)陳友定帶兵進攻饒州,陶安接見饒州官員和百姓,把太祖的(官民)可以順從叛軍的命令告訴他們,但都要圍住城池牢牢守衛(wèi)。(關鍵詞句:“諭”意為“告訴、傳達”,“順逆”意為“順從叛軍”,“嬰”意為“繞、圍住”,“諭以順逆”倒裝句式,各1分。句意1分)
(2)有的御史向皇帝提到陶安私下的過失,皇帝盤問說:“陶安怎么有這樣的事?況且你是從哪里知道的?”(關鍵詞句:“隱過”意為“私下的過失、不為人知的過失”,“詰”意為“反問、盤問”,“寧”意為“怎么、難道”,“何從”賓語前置句式,各1分。句意1分)
【參考譯文】
陶安,字主敬,當涂人。幼年時就很聰敏,廣泛閱讀經(jīng)史,在《易經(jīng)》方面特別有造詣,避亂而隱居在家。明太祖朱元璋攻取太平府,陶安與老儒李習率領城中的百姓出城迎接。太祖接見他,并跟他談論。陶安進言說:“如今天下大亂,豪杰們紛紛起來爭奪,然而那些人的用意在于掠奪子女玉帛,沒有治理亂世、拯救人民、安定天下的胸懷。您這次渡江作戰(zhàn),軍威神武而又不害百姓,使人們心悅誠服。上應天意,下順民心,執(zhí)行撫慰人民、討伐罪人的神圣使命,天下不難平定。”太祖問:“我想攻取金陵,怎么樣?”陶安說:“金陵,是古代帝王的都城。如果取為己有,占據(jù)優(yōu)越便利的地勢來面對四方,那么向哪里進攻而不能取勝呢?”太祖說:“好!”就留下他參與幕府,授職左司員外郎。
陶安跟太祖攻克集慶后,又提升為郎中。等到聘請的劉基、宋濂、章溢、葉琛到了之后,太祖問陶安:“這四個人怎么樣?”陶安回答說:“我在謀略方面不如劉基,在學問方面不如宋濂,在治理百姓的才干方面不如章溢、葉琛。”太祖贊許他能謙讓。黃州剛被攻下的時候,太祖想要派一個重要的大臣去鎮(zhèn)守那里,朝中沒有勝過陶安的,于是就任命他做黃州的知州。陶安寬緩租賦,減少徭役,百姓因而安居樂業(yè)。后因事被貶桐城知府,后改配饒州知府。陳友定帶兵進攻饒州,陶安接見饒州官員和百姓,傳達太祖的關于官民可以順從叛軍的命令,但都要圍住城池牢牢守候。援軍到達后,陳友定的軍隊失敗逃走。各位將領想全部殺掉投降叛軍的民眾,陶安不同意。太祖賜詩贊揚他,饒州百姓建造生祠奉祀他。
洪武元年,剛剛設置翰林院,太祖任命陶安掌管起草詔命,兼修撰國史。皇帝曾經(jīng)駕臨大臣們議事的東閣,與陶安及章溢等談論前代興亡的原委。陶安說,喪亂的根源,由于驕縱奢侈;实壅f:“處在高位的人容易驕縱,處在安逸享樂的環(huán)境的人容易奢侈。驕縱,好的話就聽不進去,有了過失也聽不到;奢侈,正確的思想道德就不能樹立,行為也會無所顧忌。這樣下去,沒有不滅亡的。你說的很恰當。”君臣又談論到立國的學說、道統(tǒng)。陶安說:“正道不明,是因為有邪說為 害。”皇帝說:“邪說妨害正道,猶如美味使人吃了愉快。邪說不除去,正道就不能興起,天下還怎么治理?”陶安叩頭說:“陛下所說的,可以說是深深地探求到 了治國的根本了。”陶安侍奉皇帝十余年,與其他讀書人相比資格最老,皇帝制作了門聯(lián)送給他,說:“國朝謀略無雙士,翰苑文章第一家。”當時人們都認為這是非常榮耀的。有的御史向皇帝提到陶安私下的一些過失,皇帝盤問說:“陶安怎么能有這樣的事?況且你是從哪里知道的?”那個御史回答說:“我也是道聽途說。”皇帝大怒,立刻罷免了他。
相關文章
- 小學1-6年級作文素材大全
- 全國小學升初中語數(shù)英三科試題匯總
- 小學1-6年級數(shù)學天天練
- 小學1-6年級奧數(shù)類型例題講解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奧數(shù)練習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奧數(shù)知識點匯總
- 小學1-6年級語數(shù)英教案匯總
- 小學語數(shù)英試題資料大全
- 小學1-6年級語數(shù)英期末試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語數(shù)英期中試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語數(shù)英單元試題整理匯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