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最討厭父母的十種行為
來源:網(wǎng)絡資源 文章作者:奧數(shù)網(wǎng)整理 2019-06-04 21:00:59

“嘮叨”這可能是許多父母的通病,而且常常事無巨細,不分場合、不分時間、沒完沒了的對孩子嘮叨。有的是叮囑、關心和期望,有的是批評、警告,有的是漫無目的、甚至為了嘮叨而嘮叨。孩子3-6歲前可能父母的嘮叨孩子還能聽,可是對于青春期的孩子父母過多的嘮叨,必然會遭到孩子的反擊。
很多家長就不理解了,認為孩子一張大就“不服天朝管”了,我說你是為了你好,別人家的孩子,我還懶得說呢!實際上,每個孩子都是有自尊的,隨著自我意識的完善,他們要求一定的獨立性,希望得到父母的尊重并給予自己一定的空間。如果父母總是沒玩沒了地說,,孩子肯定接受不了。
孩子最討厭父母的十種惡劣行為:
1、頻繁的嘮叨;
2、頻頻的夸獎或者是傷害孩子自尊心,正所謂好話說了三遍鬼都聽了煩;
3、對孩子過多的限制;
4、對孩子要求過高,而且不切合實際;
5、是非不分的父母;
6、掌控性父母,包辦式教育;
7、溺愛型父母,對孩子教育關心過了頭;
8、否定性父母,對孩子所有的行為都不認可;
9、日常行為惡劣的父母,抽煙、喝酒、言行舉止等;
10、事事代替,取代孩子動手能力鍛煉的父母;
以上十種父母類型,看看你占了幾種或者你是那一種,老師今天來跟大家說說“嘮叨式”父母對孩子的影響,面對青春期孩子的叛逆不聽話父母該如何進行引導教育。
孩子的激烈反應,身為家長要相應的做出一些改變。在家庭教育紅,我們提倡身教重于言教,家長身體力行,用榜樣的作用去影響孩子;要多傾聽,少嘮叨。
另外家長還需要注意到一下幾點:
1、要點到為止
隨著年齡增長,孩子的自尊心在變得越來越強的同時也會變得越來越脆弱。家長對孩子的說教應該做到點到為止,不必事無巨細,更不能沒完沒了,很多時候家長只要稍稍提一下,孩子就會明白。
2、要給孩子一定的自主空間
有些家長總是認為:你是我生的,你聽我的天經(jīng)地義,你不聽就是反叛。要知道,隨著年齡的增長,孩子的個性、思想、認知等也逐漸發(fā)展。他有自己的原則,而且希望大人能夠尊重自己的想法。對家長來說,過多地干涉孩子的行為,控制孩子的思想是非常危險的,很容易會引發(fā)孩子的逆反。
3、注意和孩子平等的溝通
很多家長在跟孩子說話的時候總是高高在上,告訴孩子應該做這,不應該做那,根本沒有意識到孩子也有自己的想法。在孩子看來,家長總是跟自己講一些沒有意義的、空泛的大道理,對這些枯操的“訓話”真是煩透了。所以很多時候,大人和孩子應該進行真誠的雙向交流,把“嘮叨”變成了互動式的溝通,這樣孩子也更容易接受。
4、說教不如建議
很多時候,家長總是根據(jù)自己的經(jīng)驗和習慣等來告訴孩子應該怎樣怎樣。但事實上,家長過多地說教,遠沒有比給孩子提出建議幫助大。大人可以把自己的經(jīng)驗告訴孩子,提供一些具體的方法,但不要強制孩子接受自己的想法。
孩子在6歲之前你的嘮叨孩子可能會遵從你的意愿去達到你所希望目的,但是對于6歲以后或者青春期的孩子,教育孩子父母請你多聽少說,把這樣的主動權交給孩子自己,讓他們說出自己真實的內心想法,這樣所有的問題就會迎刃而解。
相關文章
- 小學1-6年級作文素材大全
- 全國小學升初中語數(shù)英三科試題匯總
- 小學1-6年級數(shù)學天天練
- 小學1-6年級奧數(shù)類型例題講解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奧數(shù)練習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奧數(shù)知識點匯總
- 小學1-6年級語數(shù)英教案匯總
- 小學語數(shù)英試題資料大全
- 小學1-6年級語數(shù)英期末試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語數(shù)英期中試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語數(shù)英單元試題整理匯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