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語文文言文閱讀練習題及答案:宋史·晏殊傳
來源:網(wǎng)絡資源 文章作者:奧數(shù)網(wǎng)整理 2019-06-10 10:01:43

小學語文文言文閱讀練習題及答案:宋史·晏殊傳
晏殊,字同叔,撫州臨川人。七歲能屬文,景德初,張知白安撫江南,以神童薦之。帝召殊與進士千余人并試廷中,殊神氣不懾,援筆立成。帝嘉賞,賜同進士出身。后二日,復試詩、賦、論,殊奏:“臣嘗私習此賦,請試他題。”帝愛其不欺,既成,數(shù)稱善。
仁宗即位,章獻明肅太后奉遺詔權聽政。宰相丁謂、樞密使曹利用,各欲獨見奏事,無敢決其議者。殊建言:“群臣奏事太后者,垂簾聽之,皆毋得見。”議遂定。坐從幸玉清昭應宮,從者持笏后至,殊怒,以笏撞之折齒,御史彈奏,罷知宣州。數(shù)月,改應天府,延范仲淹以教生徒。自五代以來,天下學校廢,興學自殊始。太后謁太廟,有請服袞冕者,太后以問,殊以《周官》后服對。
陜西方用兵,殊請罷內(nèi)臣監(jiān)兵,不以陣圖授諸將,使得應敵為攻守;及募弓箭手教之,以備戰(zhàn)斗。又請出宮中長物助邊費。悉為施行。
殊平居好賢,當世知名之士,如范仲淹、孔道輔皆出其門。及為相,益務進賢材,而仲淹與韓琦、富弼皆進用,至于臺閣,多一時之賢。帝亦奮然有意,欲因群材以更治,而小人權幸皆不便。孫甫、蔡襄上言:“宸妃生圣躬為天下主,而殊嘗被詔志宸妃墓,沒而不言。”又奏論殊役官兵治僦舍以規(guī)利。坐是降工部尚書,知穎州。然殊以章獻太后方臨朝,故志不敢斥言;而所役兵,乃輔臣例宣借者,時以謂非殊罪。
逾年,病浸劇,乘輿將往視之。殊即馳奏曰:“臣老疾,行愈矣,不足為陛下憂也。”已而薨。帝雖臨奠,以不視疾為恨,特罷朝二日,贈司空兼侍中,謚元獻,篆其碑首曰“舊學之碑”。
。ㄟx自《宋史·晏殊傳》,有刪節(jié))
【小題1】對下列句子中加點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3分)
A.章獻明肅太后奉遺詔權聽政權:權且B.延范仲淹以教生徒延;邀請
C.又奏論殊役官兵治僦舍以規(guī)利規(guī):規(guī)范D.以不視疾為恨恨:遺憾
【小題2】下列各組句子中,加線詞的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組是( )(3分)
A.帝愛其不欺其可怪也歟B.延范仲淹以教后生焉用亡鄭以陪鄰
C.當世知名之士蚓無爪牙之利D.宸妃生圣躬為天下主竊為大王不可取也
【小題3】下列各組句子中,全都表現(xiàn)晏殊推進賢才的一組是( )(3分)
①延范仲淹以教生徒
、诋斒乐,如范仲淹、孔道輔皆出其門
、奂盀橄,益務進賢材
④欲因群材以更治
、荻傺团c韓琦、富弼皆進用,至于臺閣,多一時之賢
A.①③④B.②③④C.②③⑤D.③④⑤
【小題4】下列對原文有關的內(nèi)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3分)
A.晏殊小時被譽為神童,并被張知白舉薦給朝廷。在廷詩中表現(xiàn)出過人的才華,受到皇帝的稱贊。
B.晏殊行事很謹慎,仁帝即位后,他用“垂簾聽政”的辦法解決了大臣丁謂和曹利用之間的爭端。
C.晏殊很注重向朝廷舉薦賢能的人才,當時名士范仲淹、孔道輔等人都是他的門生,并都受到了他的舉薦。
D.晏殊重病期間仁宗曾親自探問,但不久晏殊病逝,引起仁宗深深痛惜。
【小題5】把文言文閱讀材料中加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17分)
。1)群臣奏事太后者,垂簾聽之,皆毋得見。(3分)
。2)殊平居好賢,當世知名之士,如范仲淹、孔道輔皆出其門。(4分)
(3)臣老疾,行愈矣,不足為陛下憂也。(3分)
。4)君子博學而日參省乎己,則知明而行無過矣。(3分)
。5)是故無貴無賤,無長無少,道之所存,師之所存也。(4分)
【點擊下一頁查看答案】
相關文章
- 小學1-6年級作文素材大全
- 全國小學升初中語數(shù)英三科試題匯總
- 小學1-6年級數(shù)學天天練
- 小學1-6年級奧數(shù)類型例題講解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奧數(shù)練習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奧數(shù)知識點匯總
- 小學1-6年級語數(shù)英教案匯總
- 小學語數(shù)英試題資料大全
- 小學1-6年級語數(shù)英期末試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語數(shù)英期中試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語數(shù)英單元試題整理匯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