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語文文言文閱讀練習題及答案:臨川文集·王德用傳
來源:網絡資源 文章作者:奧數(shù)網整理 2019-06-25 08:19:00

小學語文文言文閱讀練習題及答案:臨川文集·王德用傳
公諱德用,字符輔,其先真定人也。
至道二年,太宗五路出師,以討李繼遷之叛,而武康公①出夏州。當是時,公為西頭供奉官而在武康之側,年十七,自護②兵當前,所俘斬及得馬羊,功為多。及歸,公又請殿將。至隘,公以為:歸之至隘而爭先,必亂;亂而繼遷薄我,必敗。于是又請以所護兵馳前至隘而陣。武康為公令于軍曰:至陣而亂行者,斬!公亦令曰:至吾陣而亂行者,吾亦如公令!至陣,士卒帖③然,以此行而武康公亦為之按轡④。繼遷兵相隨屬,左右皆望公,莫敢近。于是武康公嘆曰:王氏有兒矣!
明道元年,除福州觀察使。軍人挾內詔,求為軍吏。公爭曰:軍人敢挾詔以干軍制,后不可復治;且軍吏不可使求而得,得則軍人必大受其侵。明肅太后固使與之,公固不奉詔。已而太后亦寤,卒聽公。于是天子心賢公,遂以公檢校太保、簽署樞密院事。公固辭:武人不學,不足以當大任。
始,人或以公威名聞天下,而狀貌奇?zhèn),疑非人臣之相。御史中丞孔道輔因以為人言如此,公不宜典機密,在上左右。天子不得已,以公為武寧軍節(jié)度使、徐州大都督府長史,赴本鎮(zhèn),賜手詔慰遣。或聞孔道輔死,以告曰:是嘗害公者,今死矣。公愀然曰:孔中丞豈害某者乎?彼其心所以事君,當如此也,惜乎朝廷無一忠臣。
嘉佑九年,進封魯國公。明年二月辛未,公以疾薨。
公忠實樂易,與人不疑,不詰小過,望之毅然有不可犯之色。及就之,溫如也。平生少玩好,不以名位驕人。而所得祿賜,多散之親黨。善治軍旅,寬仁愛士卒,士卒樂為之用。與士大夫游,士大夫亦多服其度,以為莫能窺也。
(選自王安石《臨川文集》,有刪節(jié))
【注】①武康公:王德用之父王超,謚武康。②護:統(tǒng)率。③帖:安定,順從。④按轡:扣緊馬韁緩行。
9.對下列句子中加點的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A.亂而繼遷薄我,必敗薄:輕視
B.除福州觀察使除:授予官職
C.繼遷兵相隨屬屬:連接
D.公愀然日:孔中丞豈害某者乎愀然:憂愁凄愴的樣子
10.下列各組句子中,加點的詞的意義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組是
A、于是又請以所護兵馳前至隘而陣拔劍切而啖之
B、武康為公令于軍不求聞達于諸侯
C、而所得祿賜,多散之親黨均之二策,寧許以負秦曲
D、惜乎朝廷無一忠臣宜乎百姓之謂我愛也
11.下列各組句子中,分別能表現(xiàn)王德用善治軍旅和坦蕩無私的一組是
A、至陣,士卒帖然彼其心所以事君,當如此也
B、及歸,公又請殿將與人不疑,不詰小過
C、至陣而亂其行者,斬武人不學,不足于當大任
D、左右皆望公,莫敢近士大夫亦多服其度
12.下列對原文有關內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確的一項是
A.青年時代的王德用即在父親麾下統(tǒng)軍殺敵,立下諸多戰(zhàn)功;他統(tǒng)率軍隊軍紀嚴明,整肅有序,顯示出非凡的軍事才能,因而得到父親的由衷贊賞。
B.王德用治軍用人堅持原則,剛直不阿,他拒絕執(zhí)行明肅太后為人謀求軍職的詔命,最終贏得了太后的理解和贊賞,受到天子的重用。
C.由于御史中丞孔道輔的建議,王德用被天子外放為地方官。但是當孔道輔去世時,他反而感傷朝廷失去了一位忠臣,表現(xiàn)出一種博大的胸襟。
D.王德用為人寬厚忠實,淡泊名利,平和處世,得到廣泛愛戴。文章運用生動的敘述描寫,多角度地展現(xiàn)了他令人景仰的人格魅力。
13.把文言文閱讀材料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10分)
(1)軍人敢挾詔以干軍制,后不可復治。(3分)
。2)因以為人言如此,公不宜典機密,在上左右。(4分)
。3)平生少玩好,不以名位驕人。(3分)
【點擊下一頁查看答案】
相關文章
- 小學1-6年級作文素材大全
- 全國小學升初中語數(shù)英三科試題匯總
- 小學1-6年級數(shù)學天天練
- 小學1-6年級奧數(shù)類型例題講解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奧數(shù)練習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奧數(shù)知識點匯總
- 小學1-6年級語數(shù)英教案匯總
- 小學語數(shù)英試題資料大全
- 小學1-6年級語數(shù)英期末試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語數(shù)英期中試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語數(shù)英單元試題整理匯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