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語文文言文閱讀練習題及答案:葉兌
來源:網(wǎng)絡資源 文章作者:奧數(shù)網(wǎng)整理 2019-08-16 12:30:00

小學語文文言文閱讀練習題及答案:葉兌
葉兌,字良仲,寧海人。以經(jīng)濟自負,尤精天文、地理、卜筮之書。時太祖①已定寧越,規(guī)取張士誠、方國珍;而察罕②兵勢甚盛,遣使至金陵招太祖。兌知天運有歸,以布衣獻書太祖,言天下大計,其略曰:
愚聞取天下者,必有一定之規(guī)模。韓信初見高祖,畫楚、漢成;孔明臥草廬,與先主論三分形勢者是也。今之規(guī)模,宜北絕李察罕,南并張九四。撫溫、臺,取閩、越,定都建康,拓地江、廣。進則越兩淮以北征,退則畫長江而自守。夫金陵,古稱龍蟠虎踞帝王之都。藉其兵力資財,以攻則克,以守則固,百察罕能如吾何哉?今聞察罕妄自尊大,致書明公,如曹操之招孫權。竊以元運將終,人心不屬,而察罕欲效操所為,事勢不侔。
張九四之地,南包杭、紹,北跨通、泰,而以平江為巢穴。今欲攻之,莫若聲言掩取杭、紹、湖、秀,而大兵直搗平江。城固難以驟拔,則以鎖城法困之。分兵略定屬邑,收其稅糧以贍軍中,彼坐守空城,安得不困?平江既下,巢穴已傾,杭、越必歸,余郡解體。此上計也。
方國珍狼子野心,不可馴狎。往年大兵取婺州,彼即奉書納款。后遣夏煜、陳顯道招諭,彼復狐疑不從。遣使從海道報元,謂江東委之納款,誘令張昶赍詔而來。且遣韓叔義為說客,欲說明公奉詔。彼既降我,而反欲招我降元。其反覆狡獪如是,宜興師問罪。攻之之術,宜限以日期,責其歸順。彼自方國璋之沒,自知兵不可用。又叔義還稱義師之盛,氣已先挫,正可脅之而從也。
福建本浙江一道,兵脃城陋。兩浙既平,必圖歸附,下之一辯士力耳。如復稽遲,則大兵自溫、處入,奇兵自海道入,福州必不支。福州下,旁郡迎刃解矣。威聲已震,然后進取兩廣,猶反掌也。
太祖奇其言,欲留用之,力辭去。賜銀幣襲衣。后數(shù)歲,削平天下,規(guī)模次第,略如兌言。
【注】
、偬妫号c下文中“明公”意同,即明太祖朱元璋;
、诓旌保杭床旌碧緝,漢名李察罕,元末將領。
9. 對下列加點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A. 愚聞取天下者,必有一定之規(guī)模 規(guī)模:規(guī)劃,計劃
B. 藉其兵力資財 藉:憑借
C. 誘令張昶赍詔而來 赍:攜帶
D. 宜限以日期,責其歸順 責:責備
10. 把文中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
(1)竊以元運將終,人心不屬,而察罕欲效操所為,事勢不侔。
(2)太祖奇其言,欲留用之,力辭去。
11. 把下面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
。1)軒凡四遭火,得不焚,殆有神護者。(《項脊軒志》)
。2)恨私心有所不盡,鄙陋沒世,文采不表于后也。(《報任安書(節(jié)選)》)
【點擊下一頁查看答案】
相關文章
- 小學1-6年級作文素材大全
- 全國小學升初中語數(shù)英三科試題匯總
- 小學1-6年級數(shù)學天天練
- 小學1-6年級奧數(shù)類型例題講解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奧數(shù)練習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奧數(shù)知識點匯總
- 小學1-6年級語數(shù)英教案匯總
- 小學語數(shù)英試題資料大全
- 小學1-6年級語數(shù)英期末試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語數(shù)英期中試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語數(shù)英單元試題整理匯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