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語文文言文閱讀練習題及答案:新唐書·張廷珪傳(3)
來源:網(wǎng)絡資源 文章作者:奧數(shù)網(wǎng)整理 2019-08-19 15:13:33

【參考譯文】
張廷珪,河南濟源人?贾羞M士科,補任白水尉。幾經(jīng)升官后任監(jiān)察御史,按察糾舉公正。武后征收天下僧人的錢,在白司馬坂營建佛寺,張廷珪上書勸諫,武后認為他說得好。在長生殿召見他,賞賜慰勉甚厚,建佛寺之事也就因此停止。張易之被誅殺,議論要求徹底懲治他的同黨。張廷珪進言說:“自古革命,致力于歸順人心,用刑法來達到治理。如今唐歷不變,天地恢復主人,應該用仁慈教化給以寬恕。況且張易之最得勢的時候,趨炎附勢奔走之徒有天下半數(shù)之多,全部誅殺則過于殘暴,只懲治一兩個則執(zhí)法不平,應該一律赦免。”中宗采納了這項建議。神龍初年,詔令在白司馬坂再次營建佛寺,張廷珪正好奉詔令到達河北,路經(jīng)那里,見百姓營造勞役十分辛苦,心中不能平靜,上書懇切諫諍,并說:“如今又興起土木,和前詔不相符。希望能停止這些做法,以解除百姓的窮困。”皇帝不理會。不久,任張廷珪為中書舍人。兩次升遷后任禮部侍郎。玄宗開元初年,大旱,關中鬧饑荒,皇帝詔令征求直言時政。張廷珪上書說:“自古有多難而振興國家,深憂而啟迪圣明之事,大概是指事情危急則銳意選取,境況艱苦則深謀遠慮,所以能轉禍為福。如今皇上剛剛即位,華夏及四夷百姓都洗耳恭聽,刮目注視,希望有所聞,有所見,怎能這么快就辜負他們的期望呢?”張廷珪兩次遷官后任黃門侍郎。監(jiān)察御史蔣挺犯了法,下詔在朝堂上行杖刑,張廷珪持章表上奏說:“御史有罪過,當殺就殺了他,但不可侮辱他。”士大夫都佩服他懂得事體。王琚持節(jié)巡視天兵諸軍,剛回來,皇上又詔令他巡視塞下,議論者都認為將攻打回紇,張廷珪陳述五條不可行的理由。又請求恢復十道按察使,巡視州縣,皇上同意并采納了。張廷珪因犯泄露宮中密語而獲罪,貶任沔州刺史。接連調任蘇州、宋州、魏州刺史。當初,景龍年間,宗楚客、紀處訥等人的封戶多在河南、河北,他們勸說朝廷下詔兩道是適宜養(yǎng)蠶之地,假使水旱可用蠶抵租。張廷珪說:“兩道靠著大河,地理位置重要,是能捍衛(wèi)京城的邊境壁壘,應該謀取百姓的歡心,怎么可以不憐惜他們的憂患而要耗盡他們的物力呢?希望能按照貞觀、永徽時的舊例,準照法令折免。”皇帝下詔同意了。張廷珪在外任官有威嚴教化。召入任少府監(jiān),封范陽縣男爵。以太子詹事職務退休。去世后,追贈工部尚書,謚號為貞穆。
【相關鏈接】:
小學語文記敘文閱讀練習題及答案匯總
小學語文文言文閱讀練習題及答案匯總
奧數(shù)網(wǎng)提醒:
小學數(shù)學試題、知識點、學習方法
盡在“奧數(shù)網(wǎng)”微信公眾號
相關文章
- 小學1-6年級作文素材大全
- 全國小學升初中語數(shù)英三科試題匯總
- 小學1-6年級數(shù)學天天練
- 小學1-6年級奧數(shù)類型例題講解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奧數(shù)練習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奧數(shù)知識點匯總
- 小學1-6年級語數(shù)英教案匯總
- 小學語數(shù)英試題資料大全
- 小學1-6年級語數(shù)英期末試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語數(shù)英期中試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語數(shù)英單元試題整理匯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