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語文文言文閱讀練習題及答案:元史·譚澄傳(3)
來源:網(wǎng)絡資源 文章作者:奧數(shù)網(wǎng)整理 2019-09-21 14:58:12

參考譯文:
譚澄,字彥清,德興府懷來縣人。父親譚資榮,金朝末年任交城令,蒙古軍攻下河朔地區(qū),譚資榮率全縣歸附,被賜給金符,任命為元帥左都監(jiān),仍兼任交城縣令。不久,又被賜給虎符,履行元帥府職能,隨從攻打汴京有功。四十歲時生病,舉薦弟弟譚資用代理自己的職務。譚資用去世,譚澄又承襲了叔叔的職務。譚澄自幼聰穎,任交城縣令時,年僅十九歲。交城境內(nèi)有一條文谷河,分流灌溉交城的田地,文谷水北岸的郭帥筑堰獨攬水利,多年來人們一直為此事告狀,都未獲得妥善處理。譚澄以理折服郭帥,令其把水堰決開,使交城百姓均受其利。強豪之民中有人掌握著官吏的短處,因而作奸犯科,譚澄查出他們的姓名,都依法予以治罪。乙未年登記戶籍,官府多以客居的人戶登記,等到征收賦稅,居民逃散殆盡,官府又借貸給百姓,積下的利息有數(shù)倍之多,百姓無法償還。譚澄至朝入覲,通過中書令耶律楚材,向太宗窩闊臺面陳利害,太宗為之動情,于是下令免去拖欠的賦稅,私人欠下的錢物,年月雖長,也只取一倍的利息;逃走的百姓能夠歸回者,免去三年的租稅。詔令下達后,公私都稱便。壬子年,又大規(guī)模登記戶口,譚澄把不是長久居住在交城者的戶口全部刪去,賦稅因此能夠按時征收。中統(tǒng)元年,元世祖忽必烈即位,擢升譚澄為懷孟路總管,不久又賜給金符,可換用金虎符。這一年大旱,譚澄讓百姓開鑿唐溫渠,引來沁水灌溉田地,百姓得以躲過饑荒;他又教導百姓種田植樹,土地都得以充分利用。至元二年,遷升為河南路總管,改任平灤路總管。七年,入朝廷任司農(nóng)少卿,不久又出朝任京兆總管;居官一年,改任為陜西四川道提刑按察使,(他)建議說:“不孝敬有三個方面,沒有后代是最大的不孝,應該下令,百姓年紀在四十歲以上仍沒有兒子的,聽憑其娶妾,以接續(xù)香火。”朝廷采納了這個建議,于是頒布命令。四川僉省嚴忠范守衛(wèi)城都,被宋將昝萬壽擊敗,退守成都內(nèi)城。元世祖忽必烈命譚澄取代嚴忠紀。譚澄赴任后,掩埋拋棄在外的將士遺骸,修繕好被燒毀的房屋,賑濟饑貧的百姓,召集逃亡的民眾,百姓才漸漸安定下來。這時西南夷人羅羅斯族歸附元朝,元世祖認為安定新歸附者,應該選用文武全才的人,于是任命譚澄為羅羅副都元帥,同知宣慰使司事。他剛到任,便因病去世了,享年五十八。
【相關(guān)鏈接】:
小學語文記敘文閱讀練習題及答案匯總
小學語文文言文閱讀練習題及答案匯總
奧數(shù)網(wǎng)提醒:
小學數(shù)學題、單元測試、課本同步試題
盡在“奧數(shù)網(wǎng)”微信公眾號
相關(guān)文章
- 小學1-6年級作文素材大全
- 全國小學升初中語數(shù)英三科試題匯總
- 小學1-6年級數(shù)學天天練
- 小學1-6年級奧數(shù)類型例題講解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奧數(shù)練習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奧數(shù)知識點匯總
- 小學1-6年級語數(shù)英教案匯總
- 小學語數(shù)英試題資料大全
- 小學1-6年級語數(shù)英期末試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語數(shù)英期中試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語數(shù)英單元試題整理匯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