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數(shù) > 小學資源庫 > 教案 > 小學數(shù)學教案 > 四年級數(shù)學上冊教案 > 正文
2020-07-27 20:55:03 下載試卷 標簽:小學四年級 四年級上冊 數(shù)學教案
教學過程:
一、 觀看短片,揭示課題
1.師談話導入
同學們,今天老師將要帶領大家一起走進計算工具探索之旅。計算工具從古至今,隨著人類社會的不斷進步,經過了漫長的發(fā)展歷程。
遠古時代,人類在捕魚、狩獵和采集果實的勞動中,產生了記數(shù)的需要。慢慢地為了計算方便,人類發(fā)明了各種各樣的計算工具。 (屏幕配合出示相應的圖片,使學生有個直觀感受)
2. 播放短片--計算工具的演變史。感受古代人民的聰明才智,感嘆計算科技的發(fā)展。
二、 探索交流,進入課題
(一)認識算盤:
1、引出算盤:
。1)教師談話同時播放算盤的聲音,引出算盤 生根據(jù)二年級已經學過的知識介紹算盤各部分的名稱 (大屏幕配合演示)
算盤的四周叫做框,中間的一橫叫做梁,串起珠子的小棒叫做檔,上面的珠子叫做上珠,下面的珠子叫做下珠,上面的一顆珠子表示5,下面的一顆珠子表示1
。2)兩種不同的算盤:
出示兩種不同的算盤(書23頁圖):觀察有什么不同。 (算盤小精靈解釋原因,老師操作大屏幕配合演示) 左邊的算盤是中國算盤,上面有兩顆珠子,每顆代表5。 后來算盤發(fā)展到日本,逐漸演變成右邊這樣,上面變成了一顆珠子。 原因是:原來是中國采用的是16進制,滿15進1,所以算盤每檔上是15;進入日本后,采用的是十進制,所以算盤的上面剩下1顆珠子。
知道我們現(xiàn)在使用的十進制的計數(shù)方法。
歡迎掃描二維碼
關注奧數(shù)網(wǎng)微信
ID:aoshu_2003
歡迎掃描二維碼
關注中考網(wǎng)微信
ID:zhongkao_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