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數(shù) > 小學資源庫 > 教案 > 小學語文教案 > 六年級語文下冊教案 > 正文
2022-03-08 19:34:11 下載試卷 標簽:部編版語文 六年級下冊 語文教案
- 第二課時 -
一、復習故知,導入新課。
1.指名朗讀生字、新詞,檢查生字、新詞的掌握情況。
2.請說說這篇講話是圍繞什么來寫的。(板書:為人民服務)
3.導入新課:通過上一節(jié)課的學習,我們已經(jīng)初步了解了毛澤東同志這篇講話的時代背景和內容。下面這節(jié)課就讓我們一起來分析為什么毛澤東同志說張思德死得比泰山還重。
二、品讀課文,分析人物。
1.張思德同志是怎么死的?
(張思德同志1933年加入中國工農紅軍,經(jīng)過長征,負過傷,是一名忠實地為人民利益服務的共產(chǎn)黨員。1944年9月,在陜北安塞縣山中燒炭,因炭窯崩塌而犧牲。)
2.為什么毛澤東同志說他死得“比泰山還要重”?
(張思德同志牢記革命隊伍的宗旨,為人民的利益而工作,為人民的利益而犧牲,體現(xiàn)了完全、徹底地為人民服務的精神。因為他是為人民的利益而死的,所以他的死是有意義、有價值的,他死得“比泰山還要重”。)
三、品讀課文,分析重點句子。
1.課件出示句子:“因為我們是為人民服務的……我們就照你的辦。”
指名讀、齊讀。
(1)每句話講的是什么?
(第一句講我們歡迎批評。第二句講我們歡迎任何人的批評。第三、四句講我們接受任何人的只要是正確的、對人民有好處的批評。)
(2)讀這段話,注意句中四組關聯(lián)詞語。
(課件出示:“因為……所以……”<因果>、“如果……就”<假設>、“不管……都”<條件>、“只要……就……”<條件>。引導學生正確運用關聯(lián)詞語,讓句子之間銜接緊密,過渡自然。)
2.學習并背誦第2、4自然段,想一想:我們該如何對待自己身上的缺點和問題?在課文中畫出相關句子。
(因為我們是為人民服務的,所以,我們如果有缺點,就不怕別人批評指出。不管是什么人,誰向我們指出都行。只要你說得對,我們就改正。你說的辦法對人民有好處,我們就照你的辦。)(板書:正確對待批評——堅持好的,改正錯的)
3.為什么說“我們的同志在困難的時候,要看到成績,要看到光明,要提高我們的勇氣”?
(這句話是說,革命斗爭從來就不是一帆風順的,會遇到很多艱難困苦。但是,我們?yōu)榱巳嗣竦睦?為了民族的解放,必須要克服一切困難,為此,我們要樹立信心,鼓足勇氣,直到取得勝利。)
4.毛澤東同志為什么要號召“我們的干部要關心每一個戰(zhàn)士,一切革命隊伍的人都要互相關心,互相愛護,互相幫助”?
(因為革命隊伍的人是為了一個共同的目標走到一起的。所以,不論是干部對戰(zhàn)士,還是戰(zhàn)士對戰(zhàn)士,都要互相關心、愛護和幫助。只有這樣,才能更好地團結起來,共同奮斗,實現(xiàn)我們的目標。)(板書:困難——勇于面對,互相關愛)
四、領悟寫法,拓展延伸。
1.請同學們齊讀第2、3自然段,小組討論作者的寫作手法是什么。請學生回答。(引用、舉例子、講道理)
2.作者是怎樣通過司馬遷的話來闡述“重于泰山”和“輕于鴻毛”的?
(“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輕于鴻毛。”“固”是“本來”的意思,“于”是“比”的意思,“重于泰山”即比泰山重,“輕于鴻毛”即比鴻毛輕。這句話充分表達了死的兩種不同意義。著重強調:為人民利益而死,比泰山還重。)(板書:生死觀——重于泰山,死得其所)
3.在當今時代的背景下,在今后的人生道路上,我們要學習張思德的什么精神?
(為人民服務、為國家的強盛而努力奮斗的精神)
教學反思
1.課前設置預習方案,讓學生搜集其他“為人民服務”的人物,如雷鋒、焦裕祿等,有助于學生對課文內容的理解。
2.教學時聯(lián)系生活實際,探討“為人民服務”這個主題在今天的意義,引導學生自主思考,從而培養(yǎng)學生正確的價值觀和人生觀。
點擊查看更多:四年級語文下冊教案
奧數(shù)網(wǎng)提醒:
小升初試題、期中期末題、小學奧數(shù)題
盡在奧數(shù)網(wǎng)公眾號
歡迎掃描二維碼
關注奧數(shù)網(wǎng)微信
ID:aoshu_2003
歡迎掃描二維碼
關注中考網(wǎng)微信
ID:zhongkao_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