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數(shù) > 小學資源庫 > 教案 > 小學語文教案 > 六年級語文上冊教案 > 正文
2022-03-30 18:05:58 下載試卷 標簽:部編版語文 六年級語文 教案設(shè)計
。2)學生獨自思考,交流答案,教師適當補充。
交流預設(shè):
生1:魯迅先生臉上的表情“那么慈祥,那么愉快”,可見他跟孩子們一起放花筒時是非常開心的。
生2:魯迅先生給人的感覺一直是嚴肅的,但從放花筒這件事可以看出他熱愛生活,很享受和家人團聚的時光。
生3:可以看出魯迅先生的慈愛,給人的感覺既親切又真實。
小結(jié):這個故事很簡單,學生通過抓住對魯迅先生的描寫就能感知他不為人知的一面。
學習第四件事:救助車夫
過渡:魯迅先生對敵人懷著滿腔仇恨,對勞動人民懷著無比熱愛之情,請同學們用學習上段的方法,來學習魯迅先生和“爸爸”救助車夫的故事。
。1)學生默讀課文,找疑難問題。教師深入小組給予具體幫助,將默讀訓練落到實處,各小組互相質(zhì)疑,合作解答。教師巡視,對能力較弱的小組重點引路,教給方法;對表現(xiàn)突出的小組,引導他們解決重難點,鼓勵探索創(chuàng)新。
教師提示:抓住“飽經(jīng)風霜”“扶、夾、洗、敷”等一系列動作體會魯迅關(guān)心車夫(勞動人民)的品質(zhì)。
重點解決:魯迅先生救助車夫之后,為什么變得那么“嚴肅”,還“深深地嘆了一口氣”?抓住“按”“半天沒動”等詞語體會魯迅先生沉重的心情。
點撥:聯(lián)系當時的社會背景,這幾天車夫無法拉車掙錢,他們家就沒有吃的,魯迅先生給他錢讓他買吃的,還給他藥,讓他自己換藥?梢婔斞赶壬氲檬种艿,對勞動人民非常關(guān)心。
(2)學生交流:伯父“半天沒動,最后深深地嘆了一口氣”,他在為誰嘆息呢?
生1:他在為那位車夫嘆息!因為在那么冷的天,他光著腳在路上跑,腳都受傷了。
生2:他在為我們國家嘆息!因為當時的社會非常黑暗。
生3:他在為勞動人民嘆息!因為勞動人民的生活苦不堪言。
生4:他在為自己嘆息!因為自己有時候很無奈,救助了一個黃包車車夫,卻還有千千萬萬像這個黃包車車夫一樣的勞苦大眾,自己卻無能為力。
學習第五件事:關(guān)心女傭
。1)指名朗讀課文最后一部分,共同做批注。
。2)朗讀自己批注的語句,并談一談自己的感受。
(3)齊讀課文最后一個自然段,思考:“別人”是指哪些人?(黃包車車夫、女傭阿三等勞動人民。)
。4)寫法盤點:首尾呼應。
教師:文章開頭提到“那時候我有點驚異了,為什么伯父得到這么多人的愛戴?”原因就是——對,就是結(jié)尾“的確,伯父就是這樣的一個人,他為自己想得少,為別人想得多”。同學們讀課文的時候,要注意前后對照,從內(nèi)容與結(jié)構(gòu)上徹底讀懂它。
四、拓展思維,升華情感
過渡:就是這樣一位伯父,一位為別人想得多、為自己想得少的伯父,他就這樣離開了,想到這里,小周曄——(出示課件,學生齊讀:“我呆呆地望著……淚珠就一滴一滴地掉下來。”)
1.課件出示魯迅先生葬禮的圖片,學生假設(shè)身份,思考下面的問題。
。1)如果你是黃包車車夫,在葬禮上,你會對魯迅先生說些什么呢?
。2)如果你是女傭阿三,在葬禮上,你又會對魯迅先生說些什么呢?
2.拓展閱讀。
過渡:魯迅先生去世的消息傳來,許多人去悼念他,那莊重的場面是什么樣子的呢?著名作家巴金先生在《悼魯迅先生》一文中記錄下了這難忘的一幕。我們先來看其中的一段節(jié)選,大家可在課后去閱讀全文。
十月十九日上午,一個不幸的消息從上海的一角傳出來,在極短的時間里就傳遍了全中國,全世界:
魯迅先生逝世了!
花圈、唁電、挽詞、眼淚、哀哭從中國各個地方像洪流一樣地匯集到上海來。任何一個小城市的報紙上也發(fā)表了哀悼的文章,連最僻遠的村鎮(zhèn)里也響起了悲痛的哭聲。全中國的良心從沒有像現(xiàn)在這樣地悲痛的。這一個老人,他的一支筆、一顆心做出了那些巨人所不能完成的事業(yè)。甚至在他安靜地閉上眼睛的時候,他還把成千上萬的人牽引到他的身邊。不論是親密的朋友或者恨深的仇敵,都懷著最深的敬意在他的遺體前哀痛地埋下了頭。至少,在這一刻全中國的良心是團結(jié)在一起的。
思考:說說你讀完這個片段后的感想。此時此刻,你最想對魯迅先生說些什么?
五、背誦積累,作業(yè)設(shè)計
1.摘抄自己喜歡的句子,豐富積累。
2.完成本課對應訓練。
板書設(shè)計:
談《水滸傳》
說“碰壁”
救助車夫 為自己想得少,為別人想得多 深受愛戴
關(guān)心女傭
教學重點片段實錄:
◆用小標題概括課文提到的幾件事
師:下面讀課文,你想怎么讀都可以,默讀,朗讀,一個人讀,幾個人讀都可以。
。▽W生讀課文。)
師:大家都讀完了嗎?現(xiàn)在把書扣過來,我看你們讀過之后腦子里留下了多少東西。這回我不提問題了,是向你們請教。我在備課的時候讀了這篇文章,讀了半天不知道這篇文章是寫人的還是寫事的?你們能幫助我嗎?
歡迎掃描二維碼
關(guān)注奧數(shù)網(wǎng)微信
ID:aoshu_2003
歡迎掃描二維碼
關(guān)注中考網(wǎng)微信
ID:zhongkao_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