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數 > 小學資源庫 > 教案 > 小學數學教案 > 五年級數學下冊教案 > 正文
2009-06-06 20:26:00 下載試卷 標簽:應用題 教案
2。應用題
第一課時
教學內容:解答應用題的一般步驟和方法(例1,練習十二第1~4題。)
教學要求:
1。進一步鞏固已學過應用題的結構特點和數量關系。能通過對已學過的應用題進行比較,系統(tǒng)地歸納整理概括出解答應用題的一般步驟。
2。使學生學會有條理的思考問題,培養(yǎng)學生的綜合概括能力。學會具體問題具體分析舉一反三,提高學生思維的敏捷性和靈活性。
3。通過數學在日常生活中的廣泛應用,激發(fā)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培養(yǎng)學生認真、獨立的良好習慣。
教學重點:通過解答一道應用題的過程,歸納概括出解答應用題的步驟,擴展一般應用題的解題范圍。
教學難點:如何歸納概括應用題的解題步驟及第二種檢驗方法。
教具準備:投影片、小黑板。
教學步驟:
一、激發(fā)
1.看卡片寫得數
75×33。7×1004。05×883÷1001000÷5
660-375375÷51。6×5540+9850×60
2.讀題說出數量關系再列式解答。
(1)一個服裝廠,平均每天做服裝75套,3天可以做多少套服裝?
(2)一個服裝廠,計劃做服裝660套,已經做了375套,剩下的3天完成,平均每天做多少套?
3。激趣導入:同學們對以前學過的一步、兩步計算的應用題掌握很好,誰能根據這兩道應用題的聯系,不改變所求問題,把它變成一道比較復雜的應用題,這就是今天要學習的例1。(板書應用題)這節(jié)課,我們不僅要學會解答較復雜的應用題,還要通過解答過程研究一下解答應用題時怎樣想,怎樣做,要經過哪幾個步驟。
二、嘗試
1。出示例1.一個服裝廠計劃做660套服裝,已經做了5天,每天做75套剩下的3天做完,每天做服裝多少套?
2.理解題意
、盘釂枺航獯鹨坏缿妙}首先我們要干什么?我們已學過了哪些方法?
、茖W生回答:首先要弄清題意,找出已知條件和所求問題。
第一種:摘錄條件和問題
板書:前5天,每天做75套
計劃做660套
后3天,每天做?套
第二種:畫線段圖
計劃做660套
前5天做的后3天做的
每天75套每天?套
3.分析數量關系
(1)導入:剛才我們根據摘錄條件和問題,畫線段圖,弄清題意是解答應用題的第一步,下一步我們來分析這題的數量關系。
(2)引導學生從條件和問題出發(fā)用兩種思路分析數量關系。
板書:(1)已經做了多少套?
(2)后3天還要做多少套?
(3)平均每天做多少套?
4.生獨立列式解答
板書:(1)75×5=375(套)
(2)660—375=285(套)
(3)285÷3=95(套)
綜合算式:(660—75×5)÷3=95(套)
5。檢驗:(1)指名用以前的方法檢驗。
(2)提示第二種檢驗方法
A.看書討論怎樣檢驗?可以分幾步?
1)把得數當已知數
2)倒著一步一步計算
3)是否符合原來的一個已知條件。(投影出示)
B。指名試著檢驗這道題。
簡要板書:(1)75×3=375(套)
(2)660-375=285(套)
(3)375÷5=75(套)
計算結果和原題的75套相同,說明全部解答正確。
C。自由練習。
6.歸納總結應用題的一般步驟
(1)回憶剛才的解答步驟
(2)小組交流
(3)指名匯報
(4)看書理解
板書:1。弄清題意
2。分析數量關系
3。列式計算
4。檢驗
7.做一做
8。小結:今天我們學習了解答應用題的一般步驟,以后在解答應用題時,都可以順著這個路子去思考,千萬不要在未弄懂題意和沒弄清數量關系的情況下,隨意列式解答,更不要亂套解答的類型,還要養(yǎng)成檢驗的好習慣。
三、應用
1.小勝拿3。2元錢買文具,買了4支鉛筆,每支0。6元,剩下的錢買圖畫紙每張0。2元,可以買幾張圖畫紙?
(1)按解答應用題的4個步驟指名分析這道題。
(2)填空:要求可以買幾張圖畫紙,需要求出(),要求剩下多少錢先要求出()。0。6×4表示(
)。3。2-0。6×4表示(),(3。2-0。6×4)÷0。2表示()。
2。練習十二第2題
四、體驗
回憶這節(jié)課學習了什么知識。
五、作業(yè)
練習十二第1、3、4題
六、板書設計
應用題
(1)已經做了多少套?解答應用題的一般步驟:
75×5=375(套)1。理解題意
(2)后3天還要做多少套?2。分析題里數量間的關系
660-375=285(套)3。列出算式
(3)平均每天做多少套?4。進行檢驗
375÷5=75(套)
綜合算式
(660—75×5)÷3
。(660—375)÷3
=285÷3
。95(套)
答:(略)。
第二課時
教學內容:有關計劃與實際比較的應用題。(例2和做一做,練習十三第1~5題。)
教學要求:通過學習有關計劃與實際比較的應用題,使學出了解生活中這種常見的數量關系,掌握這類應用題的解答方法,加深學生對兩步應用題與三步應用題的關系的理解,提高學生分析、解答應用題的能力。
教學重點:有關計劃與實際比較的應用題的解答方法。
教學難點:分析有關計劃與實際比較的應用題的數量關系,并能正確地解答這類應用題。
教學用具:投影片若干張。
教學過程:
一、激發(fā)
1。玩具廠要生產1800只小熊貓,計劃每天生產200只。實際只用了6天就完成了任務。
(1)計劃要幾天做完?
(2)實際比計劃少用幾天?
(3)實際每天生產多少只?
(4)實際每天比計劃多生產幾只?
2。揭示課題:這節(jié)課我們將學習有關計劃與實際比較的三步計算的應用題。(板書課題:有關計劃與實際比較的三步計算的應用題。)
二、嘗試
1.投影出示例4:學校食堂運來1噸煤,計劃燒40天,由于改進爐灶,每天節(jié)省5千克,這批煤可以燒多少天?
2。生獨立弄清題意并找出已知條件和所求問題
3。提問:
①“每天節(jié)省5千克”是誰和誰在進行比較?
、陬}中有“計劃燒40天”,為什么又問“這批煤可以燒多
少天”?
4。引導學生分析數量關系。
、僖肭蟪鲞@批煤實際可以燒幾天,必須知道什么條件?(計劃每天燒煤的噸數和實際每天燒煤的噸數)
、谒璧倪@兩個條件題中直接給出了嗎?
③你是怎樣想的?
5。生獨立列式解答,集體訂正。提示:題中的單位名稱不一樣,要先化為一致再計算。
列式為:
1000÷(1000÷40-50)或1÷(1÷40-0。05)
6。檢驗
7。改變例4的條件和問題,投影出示改變后的題目:學校食堂運來1噸煤,計劃燒40天,改進爐造后這批煤比原計劃多燒10天。每天實際燒煤多少千克?
8。生獨立審題,分析數量關系并解答出來,指名板演。算式:1000÷(40+10)
9。集體訂正時讓學生說一說自己是怎樣想的。
10。比較例4與改變后的題目有什么相同點與不同點?
三、應用
1。做一做:紅星小學計劃20天收集樹種120千克。實際每天比原計劃多收集2千克,收集這批樹種實際用了多少天?
生獨立解答,師個別輔導。集體訂正時,指1—2名學生講一講自己是怎樣想的。
2。如果把上題中的第三個條件和問題改為“實際比計劃提前5天完成任務,實際每天收集多少千克?”該怎樣解答?
四、體驗
生小結本節(jié)課學習的內容及解題的關鍵。
五、作業(yè)
練習十三第1—5題。
六、板書
有關計劃與實際比較的應用題
例2.想一想:
綜合算式:
第五課時
練習內容:有關計劃與實際比較的應用題的鞏固練習。(練習十三第6—10題。)
練習要求:通過解答有關計劃與實際比較的應用題,使學生進一步學會分析及會列綜合算式解答三步計算的應用題,提高學生分析、解答應用題的能力。
練習重點:使學生進一步理解并掌握兩步應用題與三步應用題的數量關系,以及它們之間的聯系。
歡迎掃描二維碼
關注奧數網微信
ID:aoshu_2003
歡迎掃描二維碼
關注中考網微信
ID:zhongkao_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