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數(shù) > 小學資源庫 > 教案 > 小學語文教案 > 一年級語文下冊教案 > 正文
2009-06-12 14:48:49 下載試卷 標簽:教師 學習方法 高中生活 哲理故事 填報指導
選讀(自主選讀,加深品味。)
1、 找出文中使你感動的地方讀一讀。(組內練讀)
2、 以《歌唱二小放牛郎》的樂曲為伴音(參見相關鏈接),指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
擴展(延伸課外,引導創(chuàng)新,提高學生綜合素養(yǎng)。)
1、 把你收集到的小英雄的故事講給同學們聽。
2、 學唱《歌唱二小放牛郎》。
寫字
學習"從、這、道"三個字,教師指導,學生練寫,隨時發(fā)現(xiàn)問題隨時指導。
總結(啟發(fā)談話,理解升華。)
學習了這篇課文你有哪些想法?(可從兩方面引導學生:一是向王二小學習,學習他的什么品質;二是你有哪些感想。)
伴教錦囊
詞語解釋
放哨:站崗或巡邏。本課指王二小留心觀察看有沒有敵人來,幫助八路軍了解周圍的動靜。
掃蕩:抗日戰(zhàn)爭時期,敵人派兵到他們認為有八路軍的地方去打八路軍。他們殺害老百姓,殘酷實行搶光、燒光、殺光的“三光”政策。
兒童團員:抗日戰(zhàn)爭時期,中國共產黨在革命根據(jù)地建立的少年兒童組織,叫“兒童團”。參加兒童團的孩子叫“兒童團員”,相當于我們今天的“少先隊員”。
八路軍:是中國共產黨領導的抗日革命武裝。原來是國中國工農紅軍的主力部隊,1937年抗日戰(zhàn)爭開始后,改編為國民革命軍第八路軍?谷諔(zhàn)爭勝利以后,和其他人民武裝一起改編為中國人民解放軍。
相關鏈接:
1 《歌唱二小放牛郎》方冰詞 劫夫曲
牛兒還在山坡吃草,放牛的卻不知哪兒去了,不是他貪玩耍丟了牛,那放牛的孩子王二小。/ 九月十六那天早上,敵人向一條山溝掃蕩,山溝里掩護著后方機關,掩護著幾千老鄉(xiāng)。/ 正在那十分危急的時候,敵人快要走到山口,昏頭昏腦地迷失了方向,抓住了二小要他帶路。/ 二小他順從地走在前面,把敵人帶進我們的埋伏圈,四下里乒乒乓乓響起了槍炮,敵人才知道受了騙。/敵人把二小挑在槍尖,摔死在大石頭的上面,我們那十三歲的二小,可憐他死得這樣慘。/干部和老鄉(xiāng)得到了安全,他卻睡在冰冷的山間,他的臉上含著微笑,他的血染紅了藍的天。/秋風吹遍了每個村莊,他把這動人的故事傳揚,每一個村莊都含著眼淚,歌唱著二小放牛郎。
歡迎掃描二維碼
關注奧數(shù)網微信
ID:aoshu_2003
歡迎掃描二維碼
關注中考網微信
ID:zhongkao_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