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數 > 小學資源庫 > 教案 > 小學語文教案 > 一年級語文下冊教案 > 正文
2009-06-21 21:25:31 下載試卷 標簽:師范 學習方法 教師 教材 數學教材
師:現在老師讀一遍,大家找。仔細看課文第三節(jié)。
生1:是掠過。
生2:因為春風掠過小河,小河化了嘩嘩的聲音象唱歌。
師:板書(掠過)誰能做動作來表示掠過。
生:用手很快劃過......
師:看老師手(師演示)
生:掠過就是慢慢的過、輕輕的過。
師:一起做動作。
師:風輕輕吹過河面,河水嘩嘩的聲音象唱歌嗎?那聽到這個聲音你有什么感覺?
生:我感到很快樂。
師:趕快試著讀一讀,讀出快樂的語氣。
生讀......
四、布置作業(yè):。
春天還給那些事物帶來變化,下課或放學找一找。
拉住春天的手,春天就在你心頭
--《春天的手》教學反思
南長甸小學劉小華
《春天的手》這首兒歌,通過擬人的手法描寫春天里的大地新綠,小河解凍,小鳥歡歌,小朋友戶外活動多起來的景象,處處表現了春天的勃勃生機。所以在本課的教學中我設置了以下的內容:
課剛開始我讓學生說說春天到了,我們身邊有什么變化?我想從學生的實際生活經驗入手,為后面學習做好鋪墊。
以春風溫暖輕柔為主線,以“在文中找一找春風都吹到哪些地方,春風吹過又有哪些變化?怎么會有這樣的變化?”做為教學每小節(jié)的主要問題。通過師范讀、學生練讀、指名讀、學生評讀,從熟悉課文到理解課文,當學生找到能表現春風溫暖輕柔的詞語(撫摸、掠過、拂過......)后,再通過學生做動作其他同學看看他怎么做的,來體會這幾個難懂得詞語,進而突破難點,突出重點。因為本課生字很多,為分散難點,提高學生學字興趣。在每小節(jié)隨文識字,加深學生對語言文字的理解。
在教學中很多地方沒有達到預想地效果,主要有以下幾方面:
首先,初讀環(huán)節(jié)學生初讀效果不是很好,聽讀時學生注意力不集中。因為我對學生聽讀缺少訓練,課前對學生預計的過高,課上觀察學生反映的不夠。沒有進行及時調整教學節(jié)奏,使得學生初步感知春天的機會又一次錯失。如:我讓學生練讀之后,就叫7名學生分別讀文要求是看他們讀的好不好。這時我緊張說錯了要求,結果讓學生評時他們都往語氣上說。當時只有二名同學注意到字音的問題,其他人對讀文走馬觀花沒有認真記對方出現的問題,這一次初讀沒有達到效果,我沒有及時調整教學節(jié)奏,如果讓學生再來一組,看誰認真聽認真記,比一比哪個同學字音讀的準。這樣學生的學習習慣訓練了,教學漏洞也會補上。我也感覺到訓練學生傾聽的重要性,需要我們老師長時間去訓練學生。在訓練聽的同時,培養(yǎng)學生邊聽邊記的習慣。
因為上面的處理,學生對課讀的不夠。后面我讓學生說春天給你什么印象時,學生幾次也沒說到位置,我及時順著學生的思維調整問題為什么小草會發(fā)芽呢。當學生回答到溫暖又我馬上讓學生在課文中找能概括春天特點的詞語(溫暖輕柔),開始理解課文。
其次,課前預設不夠,主要存在三個地方,一、課前收集春天來了,我們身邊的變化。我預設到了學生思維會受天氣影響說春天很冷,但沒有想到我班大部分學生缺少對春天的景色變化的感受。雖然他們經歷了春天但缺少春天的景色變化的觀察,所以表達起來有困難。因此課上只有少數學生說了一些春天的變化。二、在課文中找春天給哪些事物帶來變化,學生發(fā)言不多。我分析主要因為上面沒有處理好影響的,其次是因為學生對課文還沒熟悉,讀的不夠。三、指導朗讀。我讓學生做動作理解,讓學生看誰做的象,學一學。再說怎么做地,可是學生說不到怎么讀,于是我范讀讓學生說什么讀,效果不好。于是我就說出來動詞重讀,學生試讀,感覺很別扭。課后與其他老師交流,才發(fā)現是自己語言不直觀具體,如果改問你感覺他是勁大一點還是勁小一點摸的學生就會更快說到要輕一點慢一點了。
再次,學習內容安排過多,我在邊理解課文邊隨文識字,學習生字如蜻蜓點水學得不扎實。在備課之前我研究教參里的介紹的識字環(huán)節(jié),雖然課上也是讓學生在具體語言環(huán)境中學字,但缺少鞏固和糾錯的過程。還有我對本課生字專研的不夠,沒有結合多種識字形式對學生進行識字訓練。今后還要扎扎實實的進行識字訓練,提高課堂的有效性。
這節(jié)課也使我深刻體會到課上教師除了備教學內容還要多方面考慮學生的發(fā)展和需要活學活用教材,課前進行科學、合理的預設,使教學更加人文,讓課堂成為學生展示自我的舞臺。使每一位學生內心更加熱愛生活,樂于學習。那么春天也就走到我們每個人的心間,課堂也會象春天一樣生機勃勃。
《春天的手》教學設計
南長甸小學劉小華
教學內容
《春天的手》是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語文(北師大版)一年級下冊第3單元第一篇課文。
教材分析:
《春天的手》一課是一首兒歌,以擬人的手法描寫了春天大地新綠、小河解凍、小鳥歡叫、小朋友在春天里活潑健壯成長的景象,處處表現了春風、春光、春色、春之聲的無窮美妙和勃勃生機。“春天的手,溫暖、輕柔。”文章開頭語言精練,準確并概括地描繪出春風輕輕吹來,大地萬物就好象被一雙溫暖輕柔的手撫摸著一樣。繼而,文章又以貼切的四個動詞“撫摸”、“掠過”、“拂過”、“拍著”,進一步刻畫了春天的手的特點,并向我們展現出春天里植物、動物、人們所發(fā)生的巨大變化。通過學習,可以使學生形象地感知春天的美麗和可貴,從小樹立熱愛生活、珍惜時光的觀念,培養(yǎng)學生熱愛自然、親近自然的情感。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認識15個生字及含有生字的詞語,運用各種喜歡的方式識字;朗讀兒歌,理解兒歌。
過程與方法:創(chuàng)設情境,多種形式自主識字,自制生字卡片,游戲中記憶生字并檢查識字情況;多種形式自主品讀,讀中感知,讀中悟情(體會幾個表示手的動作的動詞詞義)。.
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通過學習課文和觀察春天,感受春天,使學生了解春天大自然的變化和特征,從而滲透性的激發(fā)學生熱愛春天、熱愛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教學時間:1課時
教學準備:
課件、各種小草、小樹形狀的生字卡片、花朵和小動物的圖片若干。
教學過程:
一、激趣導入
師:我給你們帶來了幾幅圖,想不想看看?請你們邊看邊想:這幾幅圖是哪個季節(jié)的景色?為什么?
課件:配樂欣賞有關春天的美麗圖片。
二、初讀課文,要求把字音讀準。
1.師范讀,下面就請同學們伸出食指指課文,認真聽老師讀課文
2.請學生練讀課文。
師:你有不認識的字嗎?該怎么辦呢?
3.檢查自學情況:
1)師讀:春天的手---
生:看書補充讀:溫暖輕柔......
師:出示生字卡,貼黑板上.
師出示生字卡,主動讀,指名讀。
師:我們可以用什么辦法記住它們?同桌商量一下。
2)誰愿意當小老師領讀。
3)你能用你喜歡的字組一個詞嗎?
三、創(chuàng)設情境、品讀課文、感悟體驗。
1.師:同學們真聰明,現在我叫7名同學讀課文,誰愿意讀?
要求:仔細聽看誰讀的準.
2.指7名同學讀,讀后評.
3.快速讀課文,春天的手是什么樣的?用書上一個詞概括出來.
1)想一想.溫暖輕柔是什么樣子?自己試著讀一讀.
2)指名讀(著重指導語氣要輕和慢)
3)師:讀得真好,讀出自己真實的感受。全班齊讀.
4)師:春天的手是這樣的溫暖輕柔,春天的手指的是什么?理解春天的手實際指春風.
5.品讀詩句,調動學生多種感官參與,質疑釋疑。
1)春風這樣溫暖輕柔,看看他都吹到什么地方,這些地方有什么變化?
2)師板書:大樹-新綠,手拿花盆(剛發(fā)出芽的杜鵑)請同學們欣賞新綠。春風是怎么一下子把他變綠的?是因為春天的手撫摸著大地.
3)自己試著做做動作,體會是怎么撫摸的?(情境中加動作表演體會“撫摸”)
4)評一評
5)邊做動作邊讀.
6指名表演讀
四.布置作業(yè):
師:這節(jié)課我們認識了這么多的字,而且把春天帶進我們的教室。課后,老師布置一個大家都喜歡完成的作業(yè):當小偵探尋找春天的足跡,看看春姑娘都到過哪些地方?這些地方帶來了什么變化?
歡迎掃描二維碼
關注奧數網微信
ID:aoshu_2003
歡迎掃描二維碼
關注中考網微信
ID:zhongkao_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