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數學習有利于訓練孩子的思維能力,讓孩子在解題的過程中能夠從不同的角度進行思考。下面是奧數網小編整理的小學四年級奧數題及解析,大家可以看下。
數列推理的妙用
我們經常遇到這樣一類問題,即給一列數,要求根據數與數之間的關系,通過分析推理,得出其排列規(guī)律,從而推出要填的數。例如:
在下列各列數中,□內應填什么數?
(1)3,11,19,□;
(2)7.9,6.6,5.3,□;
(3)□,25,42,59。
這幾列數的排列規(guī)律是不難發(fā)現的:在第(1)列數中,后一個數比前一個數多8,□內應填27;在第(2)列數中,后一個數比前一個數少1.3,□內應填4;在第(3)列數中,前一個數比后一個數少17,□內應填8。
巧妙地運用這種簡單的推理方法,我們可以解決一類“消去問題”。今舉數列說明如下。
例1 學校計劃購買籃球和排球。如果購買6只籃球和5只排球要花263元;如果購買4只籃球和7只排球,則要花245元。問一只籃球和一只排球各值多少元?
解 把已知條件寫成下面兩列:
籃球6 4
排球5 7
價值 263 245
首先我們橫著看,把它們看成三列數,第一列由6到4,減少2,因此推出第三項的數為2,第四項的數為0,即6→4→2→0;同理,第二列數為5→7→9→11,第三列數為263→245→227→209。上面推理過程可以表述為:

現在我們豎著看,第四列(推出的)數表示0只籃球與11只排球價值為209元,即1只排球為(209÷11=)19(元)。再根據第一個條件,可算得1只籃球為(263-19×5)÷6=)28(元)。
例2 甲、乙兩人加工零件,甲做11時,乙做9時,共加工零件213個;甲做9時,乙做6時,共加工零件162個。問甲、乙兩人每時各加工幾個零件?
解 把已知條件寫成豎列,按橫列推理:

豎著看:第四列(即推出的最后一列)表示甲5時做60個零件,則每時做(60÷5=)12(個)零件,從而知道乙每時做的零件個數為:(213-12×11)÷9=9(個)
這種解題方法,把已知條件看成數列,而且往遞減方向(至少有一列遞減)推理,直到有一列的某項為零,就很容易得到結果。上面的兩個例子,都是從左往右推理的,如果這樣做得不到某列的某項為零時,就可考慮從右往左推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