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長課堂:教你如何去走進孩子的內心(2)

小學生主要培養(yǎng)是與非
孩子上了小學,溝通時又要注意什么呢?
名正言順,這時家長酋先要關心的是孩子的學習,但是有些家長以為這樣會造成孩子的依賴性。其實,中國的文化教育底蘊是很深厚的,"最難的難不過中國的方塊字",孩子從幼兒園到小學,對學習的概念是比較陌生的,所以,家長要陪讀,要一筆一劃幫著寫作業(yè)。而且,學問不僅僅是老師教的,還要鼓勵孩子問同學,與小朋友交換不同看法。同年齡段的幾個孩子放學以后在~起做作業(yè),這種小組學習很值得提倡。
其次,還要關心孩子的在校情況(與老師、與同學的關系),培養(yǎng)孩子落落大方、積極、快樂的惰緒,不要斤斤計較,這就得從自己做起,譬如丟了一塊橡皮,褲子屁股磨破了口,不要喋喋不休。多和孩子聊聊在學校里發(fā)生的有趣的事情,多和孩子做一些孩子感興趣的事情,如帶孩子去參觀科技展、看兒童劇,而不是去逛商場買衣服、去證券市場做股票生意。在德育方面,小學生主要培養(yǎng)是與非。家長要做表率,要有耐心,更不能糊涂,舉個例子,孩子不小心摔倒了,有的家長就揣地一腳,說都是這地的錯。這明顯不對,會養(yǎng)成孩子委過于人的毛病。培養(yǎng)孩子的是非觀念要循循善誘,不能以粗暴態(tài)度對待,也不要~味遷就。
在是非教育過程中,有些事情家長確實說得對而且很有道理,但孩子不服氣,怎么辦?
口服就行了,不要強求孩子靈魂深處的東西;要允許孩子有疑問,有不同看法。有些家長就犯這
樣的錯誤——"我跟你說過多少遍了,你怎么又犯了",孩子畢竟是孩子,不是大人,什么話不是說過一次就行了,況且大人也不是圣人,也不會被"教育"過一次就記住了。
家長可能假期把小學生交給老人,這時應該注意什么?
從中國總體情況來看,年輕的父母因為工作忙,老人帶孩子是有正面意義的。老人帶孩子有一定的經驗,而且老人心細、有耐心,但是因為老人體質方面變弱,無法滿足孩子好動的天性,不能跟孩子一起運動做游戲。有條件的話,夏天應該多帶孩子去游泳,冬天溜冰,而不僅僅是坐在家里看電視,然后給孩子準備一頓豐盛的飯菜。
在監(jiān)督孩子作業(yè)方面,老人雖然無法輔導孩子了,但是家長可以給孩子買一些假期同步作業(yè)。
最讓家長不放心的是,老人比軾嬌慣孩子,其實,不管是年輕的家長,還是爺爺奶奶們,要改變一個觀念——那就是,挫折教育是孩子一生成長中的維生素,如果孩子有理性的家庭成員、愛他的老師們,這個孩孑的童年是最幸福的。
相關文章
- 小學1-6年級作文素材大全
- 全國小學升初中語數(shù)英三科試題匯總
- 小學1-6年級數(shù)學天天練
- 小學1-6年級奧數(shù)類型例題講解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奧數(shù)練習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奧數(shù)知識點匯總
- 小學1-6年級語數(shù)英教案匯總
- 小學語數(shù)英試題資料大全
- 小學1-6年級語數(shù)英期末試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語數(shù)英期中試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語數(shù)英單元試題整理匯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