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精品一区,蜜桃六月天综合网,欧美99,草草影院ccyycom

奧數(shù)網(wǎng)
全國站
您現(xiàn)在的位置:奧數(shù) > 小學數(shù)學網(wǎng) > 數(shù)學大師,數(shù)學家 > 正文

中國古今數(shù)學家——程大位(2)

來源:奧數(shù)網(wǎng) 2016-07-18 14:00:04

智能內容

  二、改進珠算法

  《算法統(tǒng)宗》的另一特點是大部分題采用珠算,這也體現(xiàn)廠作者著眼于應用的精神。珠算盤是一種構造簡單、價格低廉、容易攜帶的計算工具。珠算與籌算相比,運算更為方便、迅速。但當時的珠算方法還不夠完善,有的口訣也不夠順暢,于是程大位便花大力氣改進珠算法及珠算口訣。他為了區(qū)別乘除法口訣,在卷一明確規(guī)定:“九九合數(shù)”應“呼小數(shù)在上,大數(shù)在下”,“九歸歌”應“呼大數(shù)在上,小數(shù)在下”。例如“六八四十八”是乘法口訣,“八六七十四”是除法口訣。書中記載著完整的撞歸口訣,如“一歸:見一無除作九一,起一下還一”;“二歸,見二無除作九二,起一下還二”等等。第六、七卷中,程大位還給出珠算開平、立方的方法。雖不能肯定這是他的發(fā)明,但該書確是最早記載這種方法的古算書之一。(成書稍早于《算法統(tǒng)宗》而出版稍晚的朱載培《算學新說》中也有珠算開平、立方法。)書中的珠算定位法則應歸功于程大位,因為當時流行的珠算書中都未提到。

  吳敬的《九章算法比類大全》中雖有定位法,但他是用于籌算。首次完整地敘述珠算定位法的是《算法統(tǒng)宗》中的“定位總歌”:

  “數(shù)家定位法為奇,因乘俱向下位推。

  加減只需認本位,歸與歸除上位施。

  法多原實逆上數(shù),法前得零順下宜。

  法少原實降下數(shù),法前得零逆上知。”

  程大位十分重視珠算口訣,他認為口訣是學珠算、用珠算的基礎,一定要記熟。他反復強調:“一要熟讀九歌,二要誦歸除歌法”,“學算之人須努力,先將九數(shù)時時習。”

  三、補充面積公式

  在用珠算法解決的各種實際問題中,特別引人注目的是面積問題。對于廣大農(nóng)村來說,田畝測量是不可缺少的,所以程大位十分重視面積問題。在《算法統(tǒng)宗》卷三“方田”中,他結合田畝測量總結出大量面積公式,并編成歌謠,給出圖形。這一卷所繪圖形60余種,其中比較基本的有十幾種,其他都是由這些圖形割補而成的。這十幾種圖形中,一些是《九章算術》中已有公式的,如方田(正方形)、直田(矩形)、圭田(三角形)、邪田(梯形)、圓田(圓形)、弧田(弓形)等,另一些圖形則是《九章算術》中沒有的,程大位分別給出公式。

  對于計算結果、程大位既要求盡可能準確,又主張根據(jù)—體情況適可而止。

  程大位不用舊法而創(chuàng)立“截法”、就是為了計算結果的準確。他說:“遇歪斜不等,必有斜步,豈可作正步相乘?若截之,庶無誤矣。”對于更加復雜的圖形,只用“截法”還不行,程大位便采用“截盈補虛”的方法,他說:“田之形狀甚多,具載難盡,學者不必執(zhí)泥,在于臨場機變,必須截盈補虛,卑尖減大,以合規(guī)式。但田中央先取出方、直、勾股、圭、梭等形,另積旁余,并而于一,然后用法乘除之,用少廣章開方等法還原,始為精密之術焉。”但他對準確性的要求是有限度的,因為他著眼于應用。他指出:“世之習算者,咸以方五斜七、圍三徑一為準,殊不知方五則斜七有奇,徑一則圍三有奇”,可見他知道有更準確的比值,但他認為不一定使用,因為:數(shù)多則散漫難收”,即精確的數(shù)據(jù)位數(shù)多,計算起采太復雜,這在實際應用中往往是沒有必要的。

  四、創(chuàng)造丈量步車

  為了適應當時測量田畝的需要,程大位還創(chuàng)造了一種丈量步車,在《算法統(tǒng)宗》中繪有圖形并有詳細解說;這種測量工具類似于現(xiàn)在的卷尺,由環(huán)、十字架、轉軸、鎖、鉆角及纏在十字架內的竹尺(薄竹片制成的尺)構成,如圖6。這在當時是一種很先進的測量工具。程大位對自己的發(fā)明十分得意,在圖邊自題:“賓渠制造心機巧,隸首傳來數(shù)學精。”

  五、寓算題于詩詞

  除了《算法統(tǒng)宗》的內容以外,我們從它的文字形式上也可以看出作者重視數(shù)學的應用與普及的思想。全書文字分為敘述性文字、詩詞歌訣及圖表中的文字三種形式,而詩詞貫穿全書,占了相當大的比例。這些詩詞,既是優(yōu)美的文學作品,又是直接為數(shù)學服務的。例如“留頭乘”的歌訣是一首七絕:“下乘之法此為真,起于先將第二因,三四五來乘遍了,卻將本位破其身。”衰分章的一首《西江月》用來命題:“群羊一百四十,剪毛不憚勤勞,群中有母有羊羔,先剪二毛比較。大羊剪毛斤二,一十二兩羔毛,百五十斤是根苗,子母各該多少?”這些詩詞淺明易懂,生動有趣,使讀者在學習珠算的過程中同時得到美的享受。再如盈肋章用來命題的一首五律:“今攜一壺酒,游春郊外走。逢朋添一倍,入店飲斗九。相逢三處店,飲盡壺中酒。試問能算士,如何知原有?”此詩不僅朗朗上口,而且具有濃厚的生活氣息。讀罷全詩,仿佛在眼前展現(xiàn)出一幅情趣盎然的攜酒春游圖。這種大眾化的生動詩歌,無疑會引起讀者的興趣。《算法統(tǒng)宗》寓算題于詩詞,賦予數(shù)學書以文學色彩,其普及數(shù)學的效果是顯而易見的。人們在愉快地欣賞這些詩詞的同時,也就開始了對數(shù)學的理解!端惴ńy(tǒng)宗》成為明清兩代流傳最廣泛的算書,甚至能超越國度,受到日本、朝鮮和東南亞各國人民的歡迎,其引人入勝的文字無疑是原因之一。

廣告合作請加微信:17310823356

京ICP備09042963號-15 京公網(wǎng)安備:11010802027854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10-56762110 舉報郵箱:wzjubao@tal.com

奧數(shù)版權所有Copyright2005-2021 .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