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洛陽小升初應用題練習整理(三)(2)
來源:家長幫論壇洛陽站 文章作者:開心小沙礫 2018-04-01 15:52:19

所以二班人數(shù)超過20,三班人數(shù)少于20人
如果二班植樹21棵,那么三班植樹(100-21×3)÷2=17.5,棵數(shù)不能為小數(shù)。
如果二班植樹22棵,那么三班植樹(100-22×3)÷2=17棵
所以三班最多植樹17棵。
26. 甲每小時跑13千米,乙每小時跑11千米,乙比甲多跑了20分鐘,結果乙比甲多跑了2千米.乙總共跑了多少千米?
乙多跑的20分鐘,跑了20/60×11=11/3千米,
結果甲共追上了11/3-2=5/3千米,
需要5/3÷(13-11)=5/6小時,
乙共行了11×(5/6+20/60)=77/6千米
27. 有高度相等的A,B兩個圓柱形容器,內口半徑分別為6厘米和8厘米.容器A中裝滿水,容器B是空的,把容器A中的水全部倒入容器B中,測得容器B中的水深比容器高的7/8還低2厘米.容器的高度是多少厘米?
這個題目要注意是"底面積"而不是"底面半徑",與高的關系!
容器A中的水全部倒入容器B,
容器B的水深就應該占容器高的(6×6)÷(8×8)=9/16
所以容器高2÷(7/8-9/16)=6.4厘米
28. 有104噸的貨物,用載重為9噸的汽車運送.已知汽車每次往返需要1小時,實際上汽車每次多裝了1噸,那么可提前幾小時完成.
用進一法解決問題,次數(shù)要整數(shù)才行。
需要跑的次數(shù)是104÷9=11次……5噸,所以要跑11+1=12次
實際跑的次數(shù)是104÷(9+1)=10次……4噸,故10+1=11次
往返一次1小時,所以提前(12-11)×1=1小時。
29. 師、徒二人第一天共加工零件225個,第二天采用了新工藝,師傅加工的零件比第一天增加了24%,徒弟增加了45%,兩人共加工零件300個,第二天師傅加工了多少個零件?徒弟加工了幾個零件?
這個題目有點像雞兔同籠問題:
如果兩人工作效率都提高24%,那么兩人共加工零件225×(24%+1)=279個
說明徒弟提高45%-24%=21%的工作效率就可以加工300-279=21個
所以徒弟第一天加工21÷21%=100個,那么徒弟第二天加工了100×(1+45%)=145個
那么師傅加工了300-145=155個零件。
30. 奮斗小學組織六年級同學到百花山進行野營拉練,行程每天增加2千米.去時用了4天,回來時用了3天,問學校距離百花山多少千米?
利用等差數(shù)列來解答:
行程每天增加2千米我是這樣理解的,第一天按照原來的速度行使,從第二天開始,都比前一天多行2千米。所以形成了一個等差數(shù)列。
由于前面四天和后面三天行的路程相等。
去時,四天相當于原速行四天還要多2+4+6=12千米
返回時,三天相當于原速行三天還要多8+10+12=30千米
相關文章
- 小學1-6年級作文素材大全
- 全國小學升初中語數(shù)英三科試題匯總
- 小學1-6年級數(shù)學天天練
- 小學1-6年級奧數(shù)類型例題講解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奧數(shù)練習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奧數(shù)知識點匯總
- 小學1-6年級語數(shù)英教案匯總
- 小學語數(shù)英試題資料大全
- 小學1-6年級語數(shù)英期末試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語數(shù)英期中試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語數(shù)英單元試題整理匯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