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響孩子學習方法不當的因素(2)
來源:網絡資源 文章作者:奧數網整理 2018-06-05 10:31:49

學習狀況:
有的學生因為成績不太好而妄自菲薄、過于自卑,認為自己一無所長、無可救藥。也有的學生因為學習良好而目中無人、自以為是看不到自己的缺點和不足。
這些不客觀的認識會使學生在運用學習方法的時候發(fā)生失誤。如自以為是的學生在制訂學習目標時往往會好高騖遠、不切實際。
個性特征:
每個人的能力、氣質、性格、身體狀況、生物周期等都有不同,也沒有兩個完全相同的個性。
科學的學習方法必須是適合自己的個性特征的別人的方法僅是參考而己。從這個意義上說,有多少個學習成功的人就有多少種成功學習的方法。
有的人喜歡呆在空曠的大房間里看書,有的人喜歡縮在狹小的房間里看書,而有的人喜歡躺在草地上看書,由于“生物鐘”的不同,有的人利用白天學習,有的人利用晚上學習。
只要學習效果好,這些方式本身都無可厚非。
4.缺乏學習的動力:
動機缺乏的學生沒有學習動力,缺乏學習熱情把學習看成是一件苦差事,在學習中沒有目標,得過且過,其學習行為完全是一種被動的應付。
表現在方法上,必然會死記硬背、投機取巧、沒有計劃。一個喪失學習動機的學生,必然喪失深究學習方法的興趣。因此,那些在學習中無精打采、大叫沒勁的學生,十有八九方法不當。
5.沒有堅強毅力和恒心:
掌握和運用科學的學習方法時,需要一定的自制力。
特別是糾正一些不良的、己經形成習慣的學習方法,更需要毅力和恒心有的學生有掌握科學方法的愿望,但在運用過程中因意志薄弱而半途而廢,造成有目標無結果,有計劃無行動。在學習上跟著感覺走,自然要省力得多,但學習效果也會糟糕得多。
因此,學生在運用科學學習方法的過程中,需要教師家長或同學多鼓勵、多督促、多提醒,依靠外界力量來克服意志薄弱的狀態(tài)。
6.缺乏好老師的指導:
很多學生沒有接受過專門的、系統(tǒng)的學習方法的指導與訓練,對什么是科學的學習方法缺乏明確的認識,在學習中也不能自覺地加以運用。
即使有的學生掌握了一些有效的學習方法,也大都是走了很多彎路之后形成的,并且是零散的?茖W的、系統(tǒng)的學習方法很大程度上需要借助于優(yōu)秀老師的指導與培養(yǎng)。
以上原因分析是從學生個體出發(fā)的,是造成學習方法不當的內因。
除此之外,還有來自教師的外因對學習方法的形成產生影響,也都是造成學習方法不當的可能原因。沒有經驗的老師,這將毫無疑問影響學生學習興趣。
我們提醒家長,在孩子學習方法不當并由此造成學習上的挫折時,一定要以科學的、正面的態(tài)度應對它,幫孩子找到科學的學習方法。
相關文章
- 小學1-6年級作文素材大全
- 全國小學升初中語數英三科試題匯總
- 小學1-6年級數學天天練
- 小學1-6年級奧數類型例題講解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奧數練習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奧數知識點匯總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教案匯總
- 小學語數英試題資料大全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期末試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期中試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語數英單元試題整理匯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