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好教材是提高教學質量的關鍵(2)
來源:網(wǎng)絡資源 文章作者:奧數(shù)網(wǎng)整理 2018-12-26 13:17:02

20世紀80年代,中國的改革開放全面展開,中小學教材建設也步入正軌。大家認識到,建設具有中國特色的一流教科書不可能“畢其功于一役”,既要有“教材會戰(zhàn)”的搏命精神,也要有長期的研究實驗和扎實的學術積淀。為了讓中小學教材編寫更好地建立在科學研究的基礎上,1983年6月,教育部成立了“課程教材研究所”,與人民教育出版社是一套機構、兩個牌子。小平同志日理萬機,但在百忙當中,為課程教材研究所題寫了所名。這體現(xiàn)出小平同志對教育科研和中小學教材建設事業(yè)的高度重視和殷切期望。課程教材研究所成立后,在小平同志題詞激勵下,根據(jù)國家現(xiàn)代化和教育事業(yè)建設的需要,結合基礎教育課程教材改革發(fā)展的實際,不斷加強國內外合作,廣泛聯(lián)系各學科專家和全國廣大教師、教研員,深入開展了一系列課題研究,成為課程教材建設的國家隊和主力軍,為多套中小學教材的編寫編輯奠定了堅實基礎,同時也培養(yǎng)了一大批基礎教育學科課程和教材領域的領軍人物與著名專家。
“教材要反映出現(xiàn)代科學文化的先進水平,同時要符合我國的實際情況”
小平同志先后對教材編寫提出了許多重要的意見,切合教材編寫的特點和規(guī)律。歸納起來,主要有五點:
一是教材的完整性——“一系列東西都要反映在教材里面”。教材是一門課程的核心教學材料,是教師講授的重要依據(jù),也是學生學習的主要載體,所以首先要盡可能全面地反映該學科的系統(tǒng)知識和完整內容。這應該是教材編寫的一個最基本的要求。小平同志1977年在談到軍事教材時就明確指出:“教材的內容,要使學員懂得敵人,懂得自己;要重視我們自己的戰(zhàn)爭經(jīng)驗;要有現(xiàn)代戰(zhàn)爭的知識,坦克、飛機,天空、地面、海上,諸軍兵種聯(lián)合作戰(zhàn),等等?傊幌盗袞|西都要反映在教材里面。”而且,他還指出,“勞動也是教學,是政治思想課……學校要把勞動定到課程中,每周規(guī)定半天。”“要恢復對學生課外活動的指導,增長學生的知識和志氣,推動學生的全面發(fā)展。”
二是教材的先進性——“編寫教材,一定要吸收世界先進的東西。”鄧小平認為,只有“用先進的科學知識充實中小學的教育內容”,才能“提高中小學教育的質量”,并“在科學技術上趕超世界先進水平”。小平同志在同教育部負責人的幾次談話中反復說道:“從最先進的東西教起,一開始就啟發(fā)學生向著更廣更深的方向發(fā)展。”“編寫教材,一定要吸收世界先進的東西,洋為中用,特別是自然科學方面。”“要學習外國的先進技術。你們可以花錢把外國技術資料買來,編到教材中去”。根據(jù)小平同志的指示,中央在外匯十分緊缺的情況下,撥給教育部10萬美元?钯徺I外國教材,供教材編寫和編輯人員研究借鑒。后來,小平同志提出“教育要面向現(xiàn)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來”的著名論斷,可以說是他關于“教材要反映最先進的科學知識”這一思想的升華與發(fā)展。在新世紀,“三個面向”不但是中小學教材編寫的重要原則,而且還成了國家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指導思想。
三是教材的適應性——“結合我們自己的實際編好教材”。小平同志一貫認為,學習和借鑒外國經(jīng)驗,一定要同中國的具體實際結合起來,走具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道路。課程教材建設也是如此,一定要考慮中國的國情、教情,尤其是中華民族的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和輝煌歷史等。1977年9月,小平同志在同教育部幾位負責人的談話中說:“我看了你們編的外國教材情況簡報。看來,教材非從中小學抓起不可,教書非教最先進的內容不可。當然,也不能脫離我國的實際情況。”既要“進口一批外國的自然科學教材”,又要“結合我們自己的實際編出新的教材”。
四是教材的可接受性——“按照中小學生所能接受的程度,用先進的科學知識來充實中小學的教育內容。”教材內容的選擇應符合課程標準的要求,體現(xiàn)學生身心發(fā)展特點和認知規(guī)律,有利于學生利用已有的知識與經(jīng)驗,這歷來是教材編寫的一個重要原則。小平同志認為,既要“用先進的科學知識來充實中小學的教育內容”,又要“按照中小學生所能接受的程度”編寫教材。他說:“學生負擔太重是不好的,今后仍然要采取有效措施來防止和糾正。但是同樣明顯的是,要極大地提高科學文化水平,沒有‘三老四嚴’的作風,沒有從難從嚴的要求,沒有嚴格的訓練,也不能達到目的。”因此,教材的內容、分量和進度一定要適合學生的學習,是他們所能夠接受的。否則,教材編寫不符合學生的認知規(guī)律和需要,再好的教本、再正確的理論,都難以發(fā)揮作用。
五是教材的簡潔性——“中小學的教材要精簡,大學的教材也應精簡”。鄧小平說:“教育工作基本方針就是遵照毛主席的教育路線去做。對毛主席的教育革命思想要準確地、完整地去理解和貫徹。比如教材要精簡,一是簡,二是精。簡得沒有內容了,就丟了這個精字;簡,不能降低質量。現(xiàn)代自然科學一日千里,教材要做到精,就要合乎現(xiàn)代科學的發(fā)展水平,要用最新的科學知識來教育青年。”中小學的學科不等同于科學,一門學科的教材也不是那門科學著作的縮寫或簡化。因此,“編教材不能撿到籃子里就是菜”(葉圣陶語),必須科學地合理地選擇和組織,就像蜜蜂那樣吸收百花精華,通過自己的勞動釀出蜜來。
相關文章
- 小學1-6年級作文素材大全
- 全國小學升初中語數(shù)英三科試題匯總
- 小學1-6年級數(shù)學天天練
- 小學1-6年級奧數(shù)類型例題講解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奧數(shù)練習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奧數(shù)知識點匯總
- 小學1-6年級語數(shù)英教案匯總
- 小學語數(shù)英試題資料大全
- 小學1-6年級語數(shù)英期末試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語數(shù)英期中試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語數(shù)英單元試題整理匯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