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有性格缺陷,它是最大元兇
來源:網(wǎng)絡資源 文章作者:奧數(shù)網(wǎng)整理 2019-02-21 20:18:40

在我洗漱的時候,女兒小跑到我身邊,對我說:“媽媽,小兔子尿褲子了,我打了它。”
我擦了把臉,俯下身認真看著她,對她說:“小兔子尿褲子了,你可以教它怎么上廁所!不要打她!”
她小嘴嘟囔著:“我尿褲子的時候,媽媽打我!”
我聽了先是覺得有些好笑,隨后意識到這件事情可能遠沒有我想得那樣簡單。
于是,我真誠地為我之前打她的行為向她道了歉,又告訴她小兔子很聰明,現(xiàn)在尿褲子只是因為它還小,給它點時間,它會學會上廁所。
回想起來,女兒確實因為尿褲子的事情挨過幾次打,盡管每次并不舍得真的下手,雖然已是很久以前的事情,但事實證明,媽媽的“體罰”行為還是給她帶來了非常不好的影響。
在這之前,我只認識到,我的“體罰”無法讓一個不到兩歲的寶寶保證每一次都尿到馬桶里,甚至目的和初衷南轅北轍——她在我的嚴厲懲戒下尿褲子的次數(shù)更加頻繁。
后來采取了順其自然的措施,反而越來越好。
而今天,女兒對待兔子的態(tài)度,才讓我對自己這種“粗野”教育方式帶來的不良后果有了更深一層的認識。
我慶幸我沒有在“打罵孩子”這條路上行走太久,但“打罵教育”顯然已經(jīng)在女兒的認知里留下了痕跡。
除了自責,我也惶恐,如果我不能及時收手,后果將是多么不堪設想。
即使孩子會在短時間內(nèi)屈服于成人,改掉了所謂的“壞習慣”,也不能真正認識到問題的癥結所在。
他們由始至終沒能得到解決問題的根本思路,甚至會錯誤地以為,武力鎮(zhèn)壓就能解決問題。
一個教育學家曾說過:打罵孩子可能會解決眼前的一個小問題,卻給孩子的成長留下大隱患,創(chuàng)傷會伴隨孩子一生。
暴力教育能讓孩子變得順從,不能讓孩子變得聰明和懂事;能讓他們變得聽話,不能讓他們變得自覺和上進。
素有收視劇女王之稱的陳喬恩,曾在一檔訪談節(jié)目中坦言很怕媽媽,甚至和媽媽睡在同一張床上都緊張到無法入眠。
而從她和媽媽一起做節(jié)目的視頻中也能看出,她和媽媽在一起時沒有一般母女的那種親昵感,給人的感覺很是拘束、不自然。
這一切的原因正是來自于她媽媽的“打罵教育”。
陳喬恩說:
小時候被媽媽呼巴掌是常有的事情,甚至在一次數(shù)學考試考了二十多分后,直接被媽媽用成把的枯樹枝抽出血。
小時候,犯了錯的陳喬恩寧愿去鬼屋,也不愿意面對媽媽?梢姡悊潭饔讜r的經(jīng)歷已經(jīng)嚴重影響到了母女關系。
甚至在陳媽媽主動向女兒道歉后,關系也沒有得到很好的改善,這種缺憾,甚至要伴隨她們一生。
《好媽媽勝過好老師》的作者尹建莉曾說過:
“童年時代的每一種體驗都可以在生命中留下痕跡,教孩子沒有小事,每件小事都是深刻影響著他成長的大事。每件小事都是最初抓在手心中的那把雪,可能滾成一個碩大的雪球,對未來形成巨大的影響——同時也像一個比喻說的那樣,南美的一只蝴蝶揮動翅膀,也有可能引起北美的一場龍卷風。”
一直一來,閨蜜菲菲都說她的女兒是遺傳了她的倔脾氣,不聽話、不好帶,所以在她家里分分鐘就能上演一場“母女大戰(zhàn)”的戲碼,不好好吃飯、扔東西、不睡覺都可以成為一場“戰(zhàn)爭”的導火索。
孩子一發(fā)脾氣,媽媽就發(fā)脾氣,看見媽媽發(fā)脾氣,孩子更加暴躁,如此陷入一個無解的惡性循環(huán)中。
逼急了,閨蜜還會動手打孩子幾下,可情況卻越來越糟。
孩子似乎在不聽話這方面特別配合——媽媽越說我哪兒不好,我就卯足了勁兒在這方面表現(xiàn)得更差。
后來,閨蜜開始轉換思路,打溫情牌。
相關文章
- 小學1-6年級作文素材大全
- 全國小學升初中語數(shù)英三科試題匯總
- 小學1-6年級數(shù)學天天練
- 小學1-6年級奧數(shù)類型例題講解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奧數(shù)練習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奧數(shù)知識點匯總
- 小學1-6年級語數(shù)英教案匯總
- 小學語數(shù)英試題資料大全
- 小學1-6年級語數(shù)英期末試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語數(shù)英期中試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語數(shù)英單元試題整理匯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