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數 > 小學資源庫 > 教案 > 小學數學教案 > 一年級數學上冊教案 > 正文
2019-04-22 17:02:31 下載試卷 標簽:數學第七單元 有幾瓶牛奶第二課時導學案
目標
知識與能力 結合具體情境,在解決實際問題的過程中探索9加幾的進位加法的計算方法。
過程與方法 借助擺小棒,撥計數器的直觀操作活動,初步感知計算方法的多樣性,理解“湊十”的計算策略和進位的計算道理。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在具體的計算中,養(yǎng)成認真仔細的良好習慣。
重點 初步掌握用“湊十法”計算9加幾。
教學難點 理解“湊十法”的思維過程。
教具準備 CAI課件,小棒。
教法運用 合作探究法、創(chuàng)設情境
學法指導 分小組合作
基本環(huán)節(jié) 教師授課過程(教師活動) 學生學習過程(學生活動) 教學意圖
導入
新課
(檢查預習) 創(chuàng)設情況,提出問題
魚缸有金魚8條,又買來9條,一共有金魚幾條呢? 你知道牛奶有幾瓶,金魚有幾條呢?這些都是數學問題,你想解決嗎?你想用什么方法來解決?(組織小組活動) 學生自主思考,并與同桌交流討論 讓學生通過具體的情景討論
初
學
新
課
(初步探究) 自主合作,解決問題
問題提出之后,可以組織學生討論交流,并加以解決。
(1)數數法
(2)9+5=14 (牛奶瓶表示)
(3)9+5=14 (分大數湊小數) (牛奶瓶表示) (4)9+5=14
看見9就-1 …… 組織學生進行小組匯報。學生按照書上的提示活動討論(可能出現不同的說法)
(鼓勵學生說出不同的算法。)可結合學生的回答,可以指出湊成10來算的方法叫做“湊十法”。
學生動手操作。 出示具體的情景圖,讓學生明確知道怎么列式,了解本節(jié)課的知識點。
更直觀的認識看圖列式的方法。
引
導
釋
疑
(合作學習) 8+9 你喜歡用什么方法,說說你的理由。“9+5”的計算,是組織交流后共同解決,“7+9”的教學層面就在學生獨立思考并完成一些嘗試后接受了交流的結果,一些機靈小朋友在交流的基礎上舉一反三,能有新的想法,在匯報后就進步,進一步嘗試,也就是鞏固階段。 3、試一試。
9+3 7+9
可指名8至10位同學板演,不是機械段,而且學生對方法最終選擇的體現和最佳方法的呈現,對湊+法要進一步落實。 學生在開展觀察的活動時,可以提出自己的想法,在過程中,說一說理由
請學生匯報,在書上圈一圈,說一說。
學生在說理由的過程中自然地體會到看圖列式根據一定的標準。
初步掌握用“湊十法”計算9加幾
基本環(huán)節(jié) 教師授課過程(教師活動) 學生學習過程(學生活動) 教學意圖
拓
展
學
習
(深入探究) 指導完成練一練第2—5題。
(1)第2題目的:在解決問題中鞏固進位加法。
(實施方法:仔細看圖后,所以說圖意,獨立完成。)
(2)第3題:通過登山游戲,體會到交換兩個加數的位置和一樣。
(實施方法:小組競賽后核對答案,交流發(fā)現規(guī)律。)
(3)第4題目的:結合毛毛蟲圖進一步理解進位加法。
(學生讀懂題意,再結合示意圖,填出結果。)
歡迎掃描二維碼
關注奧數網微信
ID:aoshu_2003
歡迎掃描二維碼
關注中考網微信
ID:zhongkao_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