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數(shù) > 小學資源庫 > 教案 > 小學數(shù)學教案 > 一年級數(shù)學上冊教案 > 正文
2019-04-22 16:44:58 下載試卷 標簽:一年級上冊數(shù)學第五單元 教學設計
生2:我會用右手寫字。
師:再舉起你的左手,你會用左手做哪些事情?
生1:吃飯時我用左手端碗。
生2:寫字時用左手壓本子。
師:左右手是一對好朋友,配合起來力量可大了。請找一找自己身上還有這樣的好朋友嗎?
生:左眼、右眼,左耳朵、右耳朵,左腿、右腿……
師:剛才大家舉了那么多有關左右的例子,這節(jié)課我們更進一步來認識:“左右”(板書課題:左右)。
二、初步感知身邊的“左右”
1、師生共同活動。伸出你的左手轉(zhuǎn)一轉(zhuǎn),伸出你的右手轉(zhuǎn)一轉(zhuǎn);舉起你的左手,舉起你的右手,拍一拍。
2、動作游戲。
師:下面我們一起來玩機器人的游戲。老師做遙控器,你們來做機器人。遙控器發(fā)出指令后,看哪個機器人做得又快又準。準備好了嗎?開始!
師:左手拍左肩,右手拍右肩,左手摸左耳朵,右手摸右耳朵,左手摸右耳朵,右手摸左耳朵。左拍拍,右拍拍,左腳跳兩下,右腳跳兩下,左手拍右腿,右手拍左腿,前拍拍,后拍拍,上拍拍,下拍拍。
三、實踐操作,理解“左”和“右”
1、擺一擺。
師:做完了游戲,我們再來活動一下雙手,同桌合作,老師下口令,你和同桌按照老師的口令擺放。請你在桌上擺一塊橡皮,在橡皮的左邊擺一枝鉛筆,在橡皮的右邊擺一個鉛筆盒,在鉛筆盒的左邊、橡皮的右邊擺一把尺子,在鉛筆盒的右邊擺一把小刀。
師:你們擺的和屏幕上一樣嗎?擺在最左邊的是什么?擺在最右邊的是什么?
生:擺在最左邊的是鉛筆,擺在最右邊的是小刀。
2、數(shù)一數(shù)。
師:從左邊數(shù)起,橡皮是第幾個?從右邊數(shù)起,橡皮是第幾個?
為什么同一塊橡皮,排第幾卻不一樣?
師:原來同一塊橡皮,按左右不同的方向去數(shù),順序也就不同。
3、說一說。
師:咱們一起來玩一個“提問回答”的游戲。
師:××同學,尺子的左邊有什么?尺子的右邊有什么?
生:尺子的左邊有橡皮(鉛筆),尺子的右邊有鉛筆盒(小刀)。
師:學老師的樣子,同桌進行互相提問題(互相回答)的游戲。
4、練一練。
(1)按老師的指令做一做。
師:把練習本放在數(shù)學書的下面,把尺子放在數(shù)學書的左邊,把鉛筆放在數(shù)學書的右邊……
(學生跟隨老師的指令操作。)
(2)說一說你相鄰的同學是誰。
生:我的左邊是××,我的右邊是××,我的前面是××,我的后面是××……(3)電腦出示課本P60情境圖。
師:你們愿意幫助淘氣解決一個問題嗎?星期天,淘氣到同學家玩,可他只記得小明家住在三樓的左邊,你們能告訴他,小明家住在幾號房呢?
生:小明住在7號房,因為7號房在淘氣的左邊。
師:小東家住在三樓的右邊,那小東家住幾號房?
生:小東住在9號房,因為9號房在淘氣的右邊。
師:可見學會了左右,可以幫助大家解決生活中的一些問題。
四、體驗“左右”的相對性
1、想一想。
請一個同學上講臺來,用右手拿著東西與下面的學生面對面站著,然后提出數(shù)學問題:這位同學拿著東西的手在你的左邊還是右邊?
學生出現(xiàn)不同意見時,引導同桌同學進行討論、實踐和驗證活動。
得出結(jié)論:因為這個同學與我們面對面,方向相反,所以這位同學舉的右手和我們的右手方向也相反。
2、比一比。
學生面對面一起舉右手,一起舉左手,看誰舉得又對又快。
3、動動腦。
課件創(chuàng)設生活情境,提出數(shù)學問題。(師:他們都是靠右邊走的嗎?)
學生爭執(zhí)不下,指導學生自主探究,讓學生分小組到樓梯上走一走。
4、教師小結(jié)。
方向不同,判斷時應把自己當作走路的人。我們不僅在上下樓時,而且平時在路上行走時,都要像這些小朋友一樣靠右邊走,按次序走,以免發(fā)生事故
五、解決問題,增強應用意識
1、說一說。
你能用今天學的左右來介紹我們教室的左邊和右邊有些什么嗎?
2、數(shù)學游戲。
教師請一些同學扮演小動物(戴上小動物的頭飾),由一名學生發(fā)口令,如“小猴請站在我的左邊”“小兔請站在我的右邊”“小貓請站在大象的左邊”……小動物們按照指令站到對應的位置,并讓坐在下面的同學進行評價。
六、課后反思:
第4課時
教學內(nèi)容:教室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1、是學生能夠在具體的情境中根據(jù)物體所處的位置確定前、后、左、右、上、下的物體。
2、通過活動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培養(yǎng)學生的方位觀念。
過程與方法:
經(jīng)歷根據(jù)具體情境確定具體位置的過程,體會學習數(shù)學的價值。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感受數(shù)學與生活的聯(lián)系,培養(yǎng)學生的數(shù)學應用意識。
教學重點:確定教室內(nèi)擺放物體的位置關系。
教學難點:準確判斷左右關系。
教法:情境教學。
學法:探討交流,多角度訓練。
教學過程:
一、活動一:我說你擺(由慢到快)
同學們準備好尺子、文具盒、橡皮擦、數(shù)學書。大家按老師要求排放好各種物品,比一比誰擺得又快又好。把文具盒放在最前邊,數(shù)學書放在文具盒的右邊,數(shù)學書的上面放一把尺子,尺子又要在橡皮擦的下面。
二、活動二:說一說
1、 找一找文具盒的上下、前后、左右6個面,自己摸一摸,說一說。
2、 小朋友們,你們坐在自己的位置上看一看我們教室前面、后面分別有什么?上面、下面呢?左邊、右邊呢?
3、下面我們一起來看看課本中的教室里擺放了哪些東西?大家要想像自己就站在圖中,面向黑板,然后說說各種物體的位置。
4、這位同學說得很有條理,值得大家學習,F(xiàn)在讓你們當我們班里的“形象代言人”向別人介紹我們班教室,誰來試試?
師小結(jié):大家把教室里的物品按一定的順序擺放好,可以使我們的教室更整潔、更美觀。
5、教室是我們小朋友共同的家,誰愿意向大家介紹一下你個人的家?介紹的時候,要說說你家里的物品是怎樣擺放的,同學們可以想像一下他家是什么樣的?
三、活動三:做一做
小明搬新家了,媽媽讓小明自己設計房間里物品的擺放位置,小明不知道怎樣擺放最好,小朋友們,你們愿意幫他一下嗎?
師小結(jié):學了“位置與順序”,可以讓我們每個同學都成為一名小小的設計師,真了不起!這些知識在生活中還有哪些用途呢?我們一起去看看。
四、活動四:實際應用
課件出示課本第67頁練一練第2題圖,課前已把學生的桌子分成六組,每一組之間留著可以讓人通過的路口,而且就把每個組命名為習題中的建筑物。
老師扮成游客讓學生帶路,每到一個“建筑物”就讓學生告訴大家這是什么地方了,用“前后”“左右”說出下一步該往哪里走。很快,其他的小朋友就意識到還有別的路也可以到達火車站,老師馬上請一個學生扮演旅客,另一個學生扮演帶路人,讓學生充分投入到問路和帶路的情境之中。
課件出示課本第67頁練一練第3題,你看笑笑玩得多開心,請你坐在笑笑的對面,說一說,你的前后,左右各有什么?如果你在笑笑的位置上,你的左邊是什么,右邊是什么?(可讓學生在小組內(nèi)組織交流。)
為什么笑笑跟我們說的不一樣呢?
小結(jié):因為我們和笑笑是面對面的,方向正好是相反的。
五、課后總結(jié)
通過這節(jié)課,你有哪些收獲?你印象最深的是什么?你有什么感想嗎?回家后,請同學們利用今天學到的本領,做一次小管家,把自己房間的物品按一定的位置順序擺放好。
六、課后反思:
歡迎掃描二維碼
關注奧數(shù)網(wǎng)微信
ID:aoshu_2003
歡迎掃描二維碼
關注中考網(wǎng)微信
ID:zhongkao_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