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數 > 小學資源庫 > 教案 > 小學語文教案 > 六年級語文下冊教案 > 正文
2019-05-23 11:48:01 下載試卷 標簽:人教新課標版六年級下冊 教案設計
4、 賞析、體會詞的情感和態(tài)度
老師:同學們理解完這首詞的大意,覺得蘇軾在這首詞上表達了什么的情感呢?大家來解答我們前面的問題,作者蘇軾會是自暴自棄嗎?讓我們學習并一起解答吧。úシ拧朵较场返囊曨l錄音,展現《浣》描繪的圖片)。在聲圖并茂的前提下,老師接著分析:同學們看詞前小序,可以從中知道什么呢?(學生回答蘇軾去了清泉寺游覽、清泉寺面對著蘭溪、溪水向西流),其實這就是蘇軾寫這首詞的原因。
請同學們有感情地朗讀上闋(讀得真好),我們看一下這幅圖畫,”山下……無泥“這兩句既點出游清泉寺的時令,也點明了蘭溪之名的由來。”蕭蕭暮雨子規(guī)啼“既照應了前面對溪水、沙路的描寫,又烘托了一種凄冷的環(huán)境。
提問:上闋寫景,描繪了哪三幅畫面?這些畫面渲染出一派怎樣的春景?(同學們小組討論一下)、提問
明確:上闋寫暮春三月游清泉寺所見之幽雅的風光和環(huán)境。
描繪了溪邊蘭草、松間沙路、雨中杜鵑三幅畫面。蘭花發(fā)出了短短的嫩芽,浸在漲滿了水的小溪里,松林間一塵不染的沙路,黃昏時瀟瀟細雨聲中杜鵑在啼叫,
渲染出清新優(yōu)雅的春景,又帶有作者當時絲絲落寞之情。
老師:同學們,再有感情地朗讀下闋。下闋又是寫了什么呢?大家相互討論一下。下闋”誰道人生無再少?門前流水尚能西。“兩句是(反問)的修辭手法。光陰猶如晝夜不停的流水,匆匆向東奔駛,一去不復返,這是不可抗拒的自然規(guī)律。但是蘇軾面對著眼前”溪水西流“,卻產生了奇妙的遐想:既然溪水可以西流,人為什么不可以重新擁有青春年華呢?”休將白發(fā)唱黃雞“表現了詞人在被貶期間樂觀豁達的精神狀態(tài)。
下闋就眼前”溪水西流“之景生發(fā)感慨和議論。抒發(fā)老當益壯、奮發(fā)進取的思想感情。
5、 同學們,誰來回答一下作者蘇軾面對失意,他是什么態(tài)度的呢?(同學回答,老師總結:抒發(fā)老當益壯、奮發(fā)進取的思想感情、對人生抱著樂觀的態(tài)度)
6、 即景抒懷
《浣溪沙》通過上闋描寫的優(yōu)美春景,下闋對溪水西流抒情,這是即景抒懷的寫作手法。那么,大家想一下,即景抒懷在生活中有嗎? 提問(看到壯麗的山河會贊美、看到秋天落葉會感慨等),老師適當表揚、總結。
6、老師:同學們,我們對這首詞有了一定的了解了,大家可以根據自己的感受,用畫紙畫出這首詞描繪的情景。另外,如果你在蘇軾旁邊,你又會畫些什么送給蘇軾呢?
歡迎掃描二維碼
關注奧數網微信
ID:aoshu_2003
歡迎掃描二維碼
關注中考網微信
ID:zhongkao_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