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小學語文描寫夏天的古詩:《畫堂春·外湖蓮子長參差》(2)
來源:網絡資源 文章作者:奧數(shù)網整理 2019-06-06 10:43:49

賞析
這首詞既寫江南夏日湖山之美,又寫歌女容貌和性靈之美。全詞融自然美與女性美于一境,寫出了歌女天光水色之間的清歌妙發(fā),表現(xiàn)出湖山和人物純真自然的性靈。
上片起句開門見山,直寫湖中美景。江南湖泊往往是重重相連。當外湖長滿蓮篷的時候,遠遠望去,高低參差,錯落有致,比起荷花盛開,又是別有一番風味,此時正是游湖的好時光。下句展開遠景:“霽山青處鷗飛”,是寫天放晴了,雨洗過后的青山,格外的青,而那青山映襯之間,幾點翩飛的白鷗,顯得格外的白。“水天溶漾畫橈遲。”詞人俯仰上下,只見水涵著天,天連著水,水天溶溶漾漾,融而為一。游湖之人陶醉了,于是,任由船只鑒中緩緩地行。畫橈,指畫船。遲,謂緩行。這樣美好的大自然里,人有時會忘卻自己,有時卻又以為自己是江山風月的主人。清瑩的湖面正好是一面鏡子,照出自己的存。“人影鑒中移。”人船中,船行水上,水面如鏡,人影鏡里移動。
下片由寫景轉為寫人,重點描寫歌女容貌之美和性靈之美。“桃葉淺聲雙唱”與“杏紅深色輕衣”兩句為對仗,一寫其歌聲,一寫其衫色。桃葉,本是晉代王獻之妾之名。獻之篤愛桃葉,曾作《桃葉歌》歌之,傳其辭云:“桃葉復桃葉,渡江不用楫。但渡無所苦,我自迎接汝。”南朝陳時,江南盛歌之,見《樂府詩集》卷四十五《桃葉歌》題解。詞上句以“桃葉淺聲”寫所唱,此“桃葉”即《桃葉歌》,非指人而言。歌聲輕婉,故曰“淺聲”,女伴同唱,故曰“雙唱”。此句寫船上的一對歌女雙雙唱起了輕柔宛轉的歌聲。“杏紅深色輕衣”則寫青山綠水,上下天光之間,歌女杏紅的衣色,顯得格外深。深,亦是詞人印象之深。詞人寫歌女之印象,不寫其容貌而寫其衣著,正是韻高脫俗的體現(xiàn)。這時正當暑天,故著輕衣。然而,詞人印象更深的是:“小荷障面避斜暉。分得翠陰歸。”暑天斜暉猶熱,故而歌女采得一枝荷葉遮面。荷葉雖小,可是當乘船一路歸去時,詞人卻感覺到,好象自己也分得了她手持荷葉的一份綠陰涼意。小荷障面之姿態(tài),很美;分得翠陰之感受,雖為錯覺,但更美。
此詞游湖這一賞心樂事中,表現(xiàn)了自然風光和人物容貌、性靈之美,體現(xiàn)出詞人高雅、清曠的審美意趣,抒寫了詞人對于大自然和生活的無限熱愛。
相關文章
- 小學1-6年級作文素材大全
- 全國小學升初中語數(shù)英三科試題匯總
- 小學1-6年級數(shù)學天天練
- 小學1-6年級奧數(shù)類型例題講解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奧數(shù)練習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奧數(shù)知識點匯總
- 小學1-6年級語數(shù)英教案匯總
- 小學語數(shù)英試題資料大全
- 小學1-6年級語數(shù)英期末試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語數(shù)英期中試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語數(shù)英單元試題整理匯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