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語文文言文閱讀練習題及答案:元史·許衡傳(3)
來源:網絡資源 文章作者:奧數網整理 2019-06-24 17:53:48

【參考譯文】:
許衡,字仲平,懷州河內人,世代務農。自幼就有與眾不同的氣質,七歲入學,老師交給學生剖章析句,許衡問他的老師說:讀書是為了干什么?老師說:為了科舉考試中舉!許衡說:就為了這個嗎?老師大為驚訝。每次叫他讀書,他都要問書文的旨義。時間長了,老師對他的父母說:這個孩子聰明非凡,將來有一天肯定能遠遠超出常人,我不適合當他的老師。于是告辭離去,許衡的父母極力挽留也沒能留住。像這樣共換了三任老師。逐漸長大之后,許衡嗜好讀書如饑似渴,可當時遭遇天下大亂,且家里貧窮,沒有藏書。后來逃難到徂徠山,才開始得到王輔嗣對《易》的解說。當時正處在戰(zhàn)亂時期,許衡晚上思考,白天誦讀,親身體驗,努力踐行,舉止言談一定要揣度書中的大義然后才實行。曾經在酷暑天路過河陽,渴得很厲害,道旁邊有棵梨樹,大家都爭著摘梨吃,唯獨許衡在樹下正身獨坐,神情自若。有人問他為什么不摘梨吃,他回答說:不是自己的而拿來吃,是不可以的。那人說:世道混亂,這棵樹是沒有主人的。許衡回答:梨樹無主,我的內心難道也沒有主人嗎?
許衡后來遷移到山東,留在了魏州,人們見他道德高尚,逐漸的開始追隨他。許衡在魏州呆了三年,聽說戰(zhàn)亂將要平息,于是又回到了懷州。凡是婚喪娶嫁,他必定要根據禮法,并以此倡導同鄉(xiāng)的人如此做,學習的人逐漸多起來。因為家境貧窮,許衡親自下田耕作,谷物熟了就吃谷物,谷物不熟就吃糠咽菜,處之泰然自若,朗讀詩書的聲音傳到屋子外就如音樂一樣優(yōu)美動聽。如果家里財產有余,許衡就把他分給同族人以及貧困的學生。人們如果有所饋贈,只要有一絲一毫不符合禮義,他就不會接受。姚樞曾經被召入京師,就把自己的雪齋讓許衡居住,命令留守的人招待他,許衡堅辭不受。庭院中有水果熟透掉到地上,許衡的小孩由此經過,不用睜眼看一下就離開,許衡的家人受他感化如此之深。
甲寅年,世祖出京在秦中為王(受封秦中為王),想用來感化教育秦人的方法,于是征召衡擔任京兆提學。秦地百姓剛剛脫離戰(zhàn)亂,想要學習沒有老師,聽說許衡前來主管教育,所有人沒有不高高興興前來學習的。所屬郡縣都建起了學校,百姓大受教育感化。世祖率軍南征,許衡于是返回懷州,學生們紛紛挽留而沒有成功,就跟著送他到臨潼才回來。
中統元年,世祖登上皇帝大位,召請許衡回到京師。過了不久,許衡稱病辭職還鄉(xiāng)。
至元二年,皇帝任命安童擔任右丞相,要許衡輔佐他,就又將許衡召至京師,讓他在中書省參與議事。
阿合馬擔任中書平章政事,兼管尚書省六部事情,于是攬政專權,權勢遠超朝野其他人,一時之間大臣多對他阿諛奉承,許衡每次與他討論,必定直言不諱,一點也不讓步。不久調任左丞,許衡屢次請求辭職。
皇帝早就想要開設太學,正巧許衡一再盡力請辭,于是就先答應了他的請求。(至元)八年,命許衡擔任集賢大學士,兼任國子祭酒,親自為許衡選擇蒙古弟子讓他進行教育。許衡接到任命,高興的說:這才是我應當做的事啊。國人子弟原始質樸的素質還沒有喪失,對所看到與聽到的都很專心學習,如果把他們放在善良有德人士中培養(yǎng)幾年,一定會成為國家有用的人才。當時所選的弟子都還幼小,許衡對待他們如同成人,愛護他們就像自己的孩子,出入進退的禮節(jié),嚴格得就如同君臣關系。課余吟誦的空余時間,就讓他們學習禮儀,有時練習書法算術。
。ê髞恚┰S衡因疾病請求返回家鄉(xiāng)懷州。(至元)十八年,許衡病重。不久去世,年七十三。懷州人無論富貴貧賤年輕年長,都哭拜于許衡靈前。四方學者聽到許衡去世的消息,都聚在一起失聲痛哭。有的人不遠數千里前來許衡墓前祭痛哭祭拜。
點擊查看更多:語文閱讀題
奧數網提醒:
最新小升初政策、最新奧數試題、最全小學數學知識點
盡在“奧數網”微信公眾號
相關文章
- 小學1-6年級作文素材大全
- 全國小學升初中語數英三科試題匯總
- 小學1-6年級數學天天練
- 小學1-6年級奧數類型例題講解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奧數練習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奧數知識點匯總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教案匯總
- 小學語數英試題資料大全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期末試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期中試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語數英單元試題整理匯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