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數(shù) > 小學資源庫 > 教案 > 小學數(shù)學教案 > 一年級數(shù)學上冊教案 > 正文
2019-07-23 11:05:57 下載試卷 標簽:一年級上冊 數(shù)學教案
《一共有多少》教學設計
教材分析:
這節(jié)課是加法初步認識的第一課時。教學時利用圖中的情境,讓學生體驗加法的含義。通過看圖,引出加法,進而引導學生提出加法問題,加深理解。接著引導學生通過擺、說、算,體會加法的實際意義。
學情分析:
一年級新生本身差異較大,他們對加法及計算能力都存在一定的差異,針對這種情況,對學習有困難的學生允許有個逐步提高的過程。
學習目標:
1、結合熟悉的生活背景和已有的生活經(jīng)驗,初步認識加法的意義。
2、在獨立思考、動手操作和與同伴合作交流的活動中,探索得數(shù)是5以內(nèi)數(shù)的加法的計算方法。
3、在教師的引導下,學習從具體的情境中提出加法問題并解答。
4、初步培養(yǎng)有條理地表達自己的思考過程和認真傾聽與理解別人思路的能力,體會用數(shù)學的樂趣。
學習重點:
探索得數(shù)是5以內(nèi)數(shù)的加法的計算方法。
學習難點:
理解加法的意義及計算與生活的聯(lián)系。
學習關鍵:
通過自主探究,掌握自己喜歡的計算方法。
教法學法:
學法:自主探究。
教法:情境演示,小組研討。
課前準備:
圖片、小棒、三角形
學習過程:
一、教學鋪墊
1、請拿出學具依次擺出2根小棒、4個三角形、5個圖片,并說出數(shù)字。
2、把5個圖片分成堆,說出它的組成。
二、 情境導入(鉛筆情境)。
1、老師介紹笑笑,展示情境圖,讓生說說從圖中看到了什么數(shù)學信息,能提出什么數(shù)學問題,
2、引導學生具體說出笑笑一只手有3枝鉛筆,另一只手有2枝鉛筆,然后把兩只手中的鉛筆合起來。
3、請同學們數(shù)一數(shù):"當笑笑把兩只手上的鉛筆合在一起以后,她的手里一共有多少只鉛筆"。
4、師和生一起模仿笑笑場景,邊做邊說:一只手里有3根小棒,另一只手里有2根小棒,把兩只手里的小棒合到一起,一共有5根小棒。
5、板書課題《一共有多少》,請同學們齊讀兩遍
三、探索新知
1、觀察情境圖,描述圖意(熊貓情境)
(1)師:同學們剛才表現(xiàn)得非常棒,小熊貓也來到課堂參加活動啦。ǔ鍪菊n件:熊貓圖)仔細觀察,你都看到了什么?(學生自由匯報)
。2)老師用圓片代替熊貓,把它們請到黑板上,請同學們想一想:"公園里一共有多少只熊貓?"(學生自由匯報)
。3)老師將2個圓片移到3個圓片處,即把它們合起來,再請同學們跟著老師一起數(shù)一數(shù)。
2、借助圖形符號,理解加法含義,交流數(shù)法。
師說明要求:請大家用圓圈代替熊貓在紙上畫一畫。
學生獨立畫,教師巡視指導。
請兩名學生代表上臺畫畫,并講述自己的作品意思。
師:哪些圓圈代表3只熊貓,哪些圓圈代表2只熊貓。
學生上臺講清楚。
師:把這些熊貓合在一起一共是多少只熊貓?你是怎么數(shù)的?
生匯報。
師:還有沒有不同的數(shù)法?
師:這些熊貓合起來一共是5只熊貓。老師用圓片代替熊貓擺出來。
(3)引入加法算式,闡明加法意義。
師:剛才這兩件事我們是用擺小棒和畫圓圈的方式表示的,你能用數(shù)學算式表示出來嗎?
生:3+2=5。教師板書:3+2=5
師:今天我們又認識了一個新朋友:"+",你們知道它是什么符號嗎?
生:加號。
師:你們知道加號是什么意思嗎?(做合起來動作)
學生回答。
師:真聰明,那3、2、5分別在兩件事里表示什么呢?
學生回答。
師:把兩個部分合在一起就用加法表示。我們一起來讀這個算式:三加二等于五。
師:在我們的生活中你還能找到用3+2=5表示的情境嗎?比如我一只手有3個蘋果,另一個手有兩個蘋果,合起來一共有多少個蘋果,就用3+2=5表示。誰能像這樣再來舉個例子?
學生回答,教師引導。
歡迎掃描二維碼
關注奧數(shù)網(wǎng)微信
ID:aoshu_2003
歡迎掃描二維碼
關注中考網(wǎng)微信
ID:zhongkao_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