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語文文言文閱讀練習題及答案:徐孺子祠堂記(節(jié)選)
來源:網絡資源 文章作者:奧數(shù)網整理 2019-08-22 16:24:08

小學語文文言文閱讀練習題及答案:徐孺子祠堂記(節(jié)選)
徐孺子祠堂記(節(jié)選)
曾鞏
漢元興以后,政出宦者,小人挾其威福,相煽為惡,中材顧望,不知所為。漢既失其操柄,紀綱大壞。然在位公卿大夫,多豪杰特起之士,相與發(fā)憤同心,直道正言,分別是非白黑,不少屈其意,至于不容,而織羅鉤黨之獄起,其執(zhí)彌堅,而其行彌勵,志雖不就而忠有余。當是之時,天下聞其風、慕其義者,人人感慨奮激,至于解印綬,棄家族,骨肉相勉,趨死而不避。百余年間,擅強大:覬非望查相屬,皆逡巡而不敢發(fā)。漢能以亡為存,蓋其力也。
孺子于時,豫章太守陳蕃、太尉黃瓊辟皆不就,舉有道,拜太原太守,安車備禮,召皆不至。蓋忘己以為人,與獨善于隱約,其操雖殊,其志于仁一也。在位士大夫,抗其節(jié)于亂世,不以死生動其心,異于懷祿之臣遠矣,然而不屑去者,義在于濟物故也。孺子嘗謂郭林宗日:“大木將顛,非一繩所雛,何為棲棲不皇寧處?”此其意亦非自足于丘壑,遺世而不顧者也!兑住酚诰有∪讼L進退,擇所宜處,未嘗不惟其時則見,其不可而止,此孺子之所以未能以此而易彼也。
孺子,豫章南昌人。按圖記:“章水北徑南昌城,西歷白社,其西有孺子墓;又北歷南塘,其東為東湖,湖南小洲上有孺子宅,號孺子臺。吳嘉禾中,太守徐熙于孺子墓隧種松,太守謝景于墓側立碑。晉永安中,太守夏侯嵩于碑旁立思賢亭,世世修治。至拓跋魏時,謂之聘君亭。”今亭尚存,而湖南小洲,世不知其嘗為孺子宅,又嘗為臺也。予為太守之明年,始即其處,結茅為堂,圖孺子像,塑以中牢,率州之賓拜焉。漢至今且千歲,富貴堙滅者不可稱數(shù)。孺子不出閭巷,獨稱思至今。孺子墓失其地,而臺幸可考而知。祠之,所以示邦人以尚德,故并采其出處之意為記焉。
6、下列句中加點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
A.不少屈其意 少:稍微
B.抗其節(jié)于亂世 抗:保持、堅持
c.其操雖殊,其志于仁一也 操:節(jié)操
D.故并采其出處之意為記焉 出處:出仕和隱居
7.下列句子中,全都表明曾鞏對徐孺子理解、肯定的一項是(3分)( )
、侔曹噦涠Y,召皆不至 ②異于懷祿之臣遠矣
、鄞巳孀又晕茨芤源硕妆艘 ④義在于濟物故也
、菥有∪讼L進退,未嘗不惟其則見,其不可而止
⑥孺子不出聞巷,獨稱思至今
A.①②③ B.①④⑤ c.②④⑥ D.③⑤⑥
8.下列對原文有關內容的概括和說明,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
A。漢元興以后,宦官把持朝政,奸臣與他們互相勾結,制造冤獄,瘋狂迫害正直的大臣。
B.朝廷的公卿大夫伸張正義,堅貞不屈,壓迫愈深,反抗愈烈,漢朝因為這些股肱之臣得以再支撐了一百多年。
C。亂世中,徐孺子獨善其身,還保持高尚的氣節(jié),忘己為人,濟世救人,得到后人敬仰。
D。曾鞏做了太守后,經過一番考證,在孺子宅的舊址修筑了徐孺子祠堂,目的是為了教化州民。
9.把文中劃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9分)( )
(1)百余年間,擅強大,覬非望者相屬,皆逡巡而不敢發(fā)。(4分)
(2)此其意非自足于丘壑,遺世而不顧者也。(3分)
(3)圖孺子像,祠以中牢,率州之賓屬拜焉。(3分)
【點擊下一頁查看答案】
相關文章
- 小學1-6年級作文素材大全
- 全國小學升初中語數(shù)英三科試題匯總
- 小學1-6年級數(shù)學天天練
- 小學1-6年級奧數(shù)類型例題講解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奧數(shù)練習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奧數(shù)知識點匯總
- 小學1-6年級語數(shù)英教案匯總
- 小學語數(shù)英試題資料大全
- 小學1-6年級語數(shù)英期末試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語數(shù)英期中試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語數(shù)英單元試題整理匯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