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地為滯留湖北籍旅客搭起臨時"家"
來源:網(wǎng)絡資源 文章作者:奧數(shù)網(wǎng)整理 2020-02-09 18:56:49

“在這里住得安穩(wěn)、吃得放心,醫(yī)護人員和工作人員對我們的照顧很細心很貼心,讓我們武漢人找到了家的溫暖。”電話那頭的閆女士語帶欣慰。自從入住到湖南長沙縣的安置酒店后,閆女士在醫(yī)學觀察和生活方面,都得到了全方位服務,“我希望這場疫情早點結束,我能平安度過觀察期,盡快回到家人身邊。”
新冠肺炎疫情發(fā)生后,湖北多地采取進出管控措施,其他省份亦對湖北籍旅客的集中安置隔離做出相關規(guī)定。如,南昌、海口規(guī)定,湖北籍旅客須在安置酒店隔離14天;重慶根據(jù)旅客車票上顯示的到達日期算起,對旅客進行14天隔離;長沙則從旅客車票上顯示的離漢日期起,對旅客進行14天醫(yī)學觀察。
滯留異鄉(xiāng)又被隔離觀察,這些湖北籍旅客日子過得如何?經過實地探訪,人民網(wǎng)記者了解到,在多地為湖北籍旅客設立的安置酒店中,均提供一日三餐、體溫監(jiān)控等服務,各地在湖北省外為他們搭起臨時“家”。
湖北籍旅客:“我們已把安置點當成自己的家”
“我孩子只有3歲多,在房間里沒有玩具待不住。我就試著請工作人員幫我買個遙控車給兒子玩。第二天,一位小個子的女護士便搬來一個超大號的遙控玩具車,當時我特別感動。”安置在福州市委黨校安置點的武漢某國企員工泡泡向記者說道。
走進福州市委黨校安置點,房間整潔干凈,洗漱用品、純凈水等物品一應俱全。為緩解安置人員的焦慮情緒,工作人員還特意組建了“福州的家”微信群,讓安置人員找到“組織”。
“群聊很活躍,主題都是感恩。我們已然把安置點當成了自己在福州的家。”武漢籍旅客小虎媽媽相信,從這里走出去的每一個人都會把這份溫暖傳遞出去,用強大的愛抗擊疫情。
“其實,剛開始我和家人非常排斥這樣的安排。本來我們沒有病,到了一個高危人群聚居的地方說不定就染上病了。”在江西南昌火車站旁的留置觀察站內,武漢市民王先生說起了自己接受安置前的顧慮。
起初,王先生一家寧愿找高價酒店住,也不愿去留置站的免費住處。在當?shù)亟值馈⑸鐓^(qū)干部再三勸說下,王先生一家才答應住進了留置觀察站。隨后,王先生在親身感受了工作人員耐心細致的照顧和服務后,觀念也隨之發(fā)生轉變。即將結束14天隔離期的王先生說,“雖然離家在外這么多天,但我們一直很安心。”
在重慶萬州區(qū)蘭歐酒店六樓的房間里,來自湖北應城的旅客蔣女士正吃著面條。這個春節(jié),他們一家5個人自駕前往云南,途中便聽到疫情消息。當?shù)弥貞c設置一批酒店專門給湖北籍旅客入住的酒消息后,便一路開車來到萬州。
“酒店工作人員態(tài)度很好,每天都會詢問我們有無需求,并盡可能滿足我們。”蔣女士說,在萬州住下讓他們感到很溫馨,等疫情過了,還想靜下心來好好欣賞萬州美景。
安置點工作人員:“讓湖北籍游客在外也能踏實過個好年”
“我在這邊很好,身體沒有任何異樣,你們放心。”武漢的金先生目前入住在長沙市長沙縣安置武漢滯留群眾的相關酒店,每天測完體溫后,他會和家人報個平安。
“一日三餐,酒店都會準時提供好并送到房間,客人如果需要購買生活物品或者其他藥品,我們都會去代買,確保他們在這里住得安穩(wěn)。”該安置酒店負責人介紹,前期他們對員工進行了培訓,每日對酒店進行全方位消毒,員工還會配合醫(yī)護人員為客人測量體溫,“政府和街道、社區(qū)給我們準備了充裕的消毒物資和防護用品,讓我們?yōu)檫@些客人提供防護保障。”
背井離鄉(xiāng)不易,讓湖北籍旅客在安置點能夠踏實地過個好年,是安置點工作人員的心愿。在江西南昌火車站旁的留置站,記者看到,西湖區(qū)南站街道辦事處工作人員為湖北籍安置人員準備的晚飯,有盒飯、方便面、牛奶、水果等等。
街辦政法委員譚力峰告訴記者,安置人員的飯食全部由街辦食堂提供,“我們吃什么,他們也就吃什么,不會區(qū)別對待。”
在這里,安置人員除了三餐有保障外,還有書看。據(jù)譚力峰介紹,針對安置人員無法出門,精神生活貧乏的情況,紅色急先鋒防控小分隊積極聯(lián)絡各方資源,收到了西湖區(qū)文廣新局專門為安置人員提供的書籍100本,結合他們不同的年齡、經歷,工作人員為每間房分配了1-2本合適書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