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數(shù) > 小學資源庫 > 教案 > 小學數(shù)學教案 > 四年級數(shù)學下冊教案 > 正文
2020-05-26 18:44:50
2.如果要先算加法,再算乘法,最后算除法,應該怎么辦?
。1)嘗試:96÷((12+4)×2)
。2)介紹:這種算式里有兩個小括號,容易混淆,其實數(shù)學家還發(fā)明了另一種表示符號,就是把外面的小括號改成中括號“[ ]”,算式變成96÷[(12+4)×2]
(3)你知道小括號和中括號的由來嗎?
小括號“( )”是公元17世紀由荷蘭人古拉特首先使用的。
中括號“[ ]” 是公元17世紀由英國數(shù)學家瓦里士最先使用的。在以后的學習中還會用到大括號“{ }”,又稱為花括號。大括號是法國數(shù)學家韋達在1593年首先使用的。
師:本節(jié)課我們又認識了一個新朋友--“[ ]”,(板書課題:含有中括號的四則運算)
3.說說該算式的運算順序?并計算出來?
96÷[(12+4)×2]
。96÷[16×2]
。96÷32
=3
4.小結(jié)。
師:如果算式中既有中括號,又有小括號?運算順序又是怎樣的呢?(在一個算式里,既有小括號,又有中括號,要先算小括號里的,再算中括號里面的。)
【設計意圖】
通過情景串聯(lián)把枯燥的計算融入到有趣的實際問題中,讓學生在解決實際問題中探究新知。
三、練習鞏固
1.完成第9頁做一做。
先說一說下面各題的運算順序,再計算。
歡迎掃描二維碼
關(guān)注奧數(shù)網(wǎng)微信
ID:aoshu_2003
歡迎掃描二維碼
關(guān)注中考網(wǎng)微信
ID:zhongkao_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