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議擇校十項法則
來源:奧數(shù)網(wǎng)整理 文章作者:奧數(shù)網(wǎng) 2011-07-05 08:48:28

究竟什么樣的學校才是真正適合孩子的?置身在擇校熱潮中的家長們,因此面臨小升初需要理性考慮、慎重選擇?靵砜纯词棑裥=ㄗh吧。
一、 調(diào)整心態(tài),克服四種心理
1.克服“盲從跟風”心理。
擇校要做好招生信息的過濾與篩選,忌盲目跟風。選擇學校時,很多家長常常跟風,盲目做出擇校的決定。其實這種盲目跟風的擇校心理很容易讓家長失去判斷,導致選擇的學校未必很適合自己的孩子心理和學習需求。因為“擇校”不同于“追求時尚”,擇校是對學校教育文化或教學方式的一種認可,不是一種盲目和盲從。同樣,“跟風”也容易出現(xiàn)好孩子“扎堆”熱點初中的現(xiàn)象,也增加了自己擇校的難度或擇校成功的可能性。家長要保持理智和清醒,善于分析和把握各類信息,忌盲目而出現(xiàn)盲動,導致最后擇校結(jié)果的被動。
2.克服“聽話吃虧”心理。
擇校的因素和需求有很多,有的是想進好初中,為中考鋪路;有的是為“面子”,免得別人面前“掉價”;有的是家長工作忙,老人照顧和接送孩子方便;有的是想要更適合孩子成長的一個環(huán)境。而現(xiàn)在有關擇校的信息太多,部分家長會產(chǎn)生“不擇校就吃虧”的心理。于是開始選擇主動擇校,可是其中很多家長甚至還沒有真正的搞清楚自己和孩子到底擇校是為什么。其實,不是所有的孩子都需要擇校,也不是所有的孩子都一定要擇校。就近入學的學校未必不好。
3.克服“猶豫觀望”心理。
有些家長對擇校非常熱衷,心里想選擇的熱點初中有很多所,經(jīng);ㄙM很多的精力到各個區(qū)的熱點初中打聽。擇校時猶豫觀望的心理表現(xiàn)在:一方面怕選擇的不準,另一方面又怕選擇的學校人多自己“名落孫山”,不容易擇校成功。從現(xiàn)實情況看最近很多學校呈現(xiàn)門庭若市的情況,小升初報名登記達六七百人以上的熱點初中屢見不鮮。從擇校的時機看,處于觀望,猶豫的家長,可能要主動出擊,到心儀的學校進行正面的接觸。
4.克服“孤注一擲”心理。
不少家長聽說一些熱點初中辦學效果非常好,孤注一擲的擇校,“非名初中不上”,這樣的心態(tài)非常不好。一方面熱點的初中擇校非常熱,素質(zhì)好的有擇校需求的家長也會出現(xiàn)集中選擇的現(xiàn)象,導致?lián)裥ky度增加;另一方面,“非熱點名校不上”的心理,也會讓自己孩子失去很多非常好的適合孩子的擇校機會。建議家長不要“在一棵樹上吊死”,多方比較選擇,綜合考慮擇校的需求。
二、甄別信息,不要盲目偏信
小升初的信息需要理性選擇。現(xiàn)階段,小升初的信息漫天飛,家長不能盲目聽信信息,倉促拍板。其實有些時候倉促的決定,帶有很多的偶然性。因此多向收集信息,實地考察學校非常必要。除了官方的政策性信息比較可靠外,其他的小升初信息既要考慮信息來源的真實性,也要考慮對自己孩子選擇學校的適用性。
三、慕名拔高,名校不是唯一選項
雖然很多家長熱衷名校,但名校不是小升初的唯一選項。很多家長擇校首先考慮學校的名氣,認為名氣響,知名度高,就是好學校。其實家長在選擇學校時,還需要考慮孩子與學校將來教學要求的匹配度。如果孩子的基礎非常薄弱,“死追”熱點初中,這不是一個理智的做法。家長不要一廂情愿的認為孩子只要到好的環(huán)境,就會努力學習,只要經(jīng)過教師的輔導和管理,就能夠“沖”上來。每個孩子各有自己的成長方向,建議家長放平心態(tài),根據(jù)孩子實際能力和水平,幫孩子找對位置,選擇適合孩子學業(yè)發(fā)展的學校,可能對孩子成人成才更有利。
四、擇校民辦,還得看實力
一些家長紛紛“放棄家門口的公辦校、選擇路途遠的民辦校”。其實民辦校的教學質(zhì)量也是良莠不齊的,家長在選擇的時候一定要睜大眼睛,認真考察,選擇一些比較有實力的民辦校進行報考。
五、倚重名氣,不如著眼細節(jié)
家長選擇學校不能只看學校名氣,不顧校園風氣。校風是一個學校辦學多年的文化積淀,好的校風能夠營造良好的育人環(huán)境和學習風氣。校風純正,有利孩子心理發(fā)展和學業(yè)提升?疾煨oL,家長從學校管理細節(jié)入手,是判斷一個學校校風最簡單的辦法。從學校的傳達室的管理、廁所的清潔、校園的環(huán)境、學校教育教學設施管理、學生社團活動、學科特色課程設置等方面可以看出學校的管理是否嚴謹、規(guī)范到位。比如家長到學校門口,每天放學時就站在那里“道聽途說”,幾天后就能知道這個學校校風大概怎樣。家長還可以透過學校的操場圍欄,看看孩子如何上體育課,從學校對體育課的重視程度可以看出學校辦學思想是否端正,是否關心孩子的身心健康和發(fā)展。
六、突出優(yōu)勢,讓特長更特
從未來十年的發(fā)展趨勢看,上大學的普及率將進一步的增加,高校招生更加凸顯多元化錄取。一些有天賦的孩子,不要輕易放棄特長,比如小發(fā)明、科技創(chuàng)造、藝術、音樂、體育等方面。家長可以根據(jù)孩子的特長,有針對性地選擇一些體育、藝術、科技特色學校,讓自己孩子從小積累的獨特優(yōu)勢更加突出,讓特長更特。從長遠看,對孩子將來發(fā)展將增添一條比常人更多的發(fā)展出路。因此建議家長珍惜孩子的特長培養(yǎng),但不要過分拔苗助長。另外,一些初中學校的特色盡管明顯,如果與孩子的個性和特長不相融合,家長學會適當?shù)胤艞壱彩且粋理智的選擇。
七、寄宿學校,還得關注孩子心理
不少家長因為工作繁忙,很難照顧孩子,打算把孩子送到寄宿學校,認為寄宿學校,學習抓得緊,管得嚴,對孩子生活自理能力培養(yǎng)有好處。但是對一個孩子影響力最大的始終是家長,不管是進名校還是普通學校,家長對孩子的督促作用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寄宿學校比較注意加強學習和生活上的管理,但是面對日趨增長的學業(yè)壓力,很多孩子心理上都會產(chǎn)生臨時性問題,需要家長及時的關心、疏導和呵護。建議對于寄宿學校,家長要慎重選擇,如果孩子自理能力比較強、心理素質(zhì)比較好,才比較容易適應。
八、理性尋找真正沃土
面對熱點初中,中等生擇校面臨的困難客觀上很大,中等學生可以選擇的余地非常小。但中等生的家長又不甘心上普通學校或就近入學,主動擇校。其實中等學生擠入名校,好像是獲得了優(yōu)質(zhì)教育的資源機會,其實客觀上說,恰恰把自己發(fā)展的機會也遏制了。其實區(qū)重點或者重點民辦校的實驗班是中等生成才的真正沃土。
九、民辦公辦,適當進行“成本”核算
到底選擇公辦學校還是民辦學校一直都是家長們頭疼的問題。對于大多數(shù)孩子來說,最好的學校未必是最適合的。客觀上看,民辦學校與公辦學校在招生政策上就有差別,比如民辦學校大部分招生計劃都是要電腦搖號的,所以家長在選擇上民辦之前,最好可以為孩子聯(lián)系一所確定的學校。目前,政府對初中實施免費義務教育政策,民辦學校的收費相對較高,不同民辦學校的學費也差別較大。對于家庭經(jīng)濟條件不是太富裕的家長建議適當考慮教育成本的投入。對于民工家庭,還可以選擇文樞中學、28中等學校的愛心班。
十、傾慕眼中名校,也要考慮腳下交通
不少家長貪圖學校的名氣,舍近求遠,一味追逐上名校。不少家長跨區(qū)擇校,很多孩子每天到學校車程需要消耗1個多小時,導致孩子每天無謂地把很多時間消耗在趕車上學途中。對于三年的求學而言,他們比就近入學的孩子浪費很多的睡眠和學習時間,這對孩子學習生活會有一定影響。如果一些家長居住地附近有資質(zhì)不錯的公辦學校,則未必要舍近求遠。如果一些家長執(zhí)意跨區(qū)選擇學校,建議考慮交通的便利因素
相關文章
- 小學1-6年級作文素材大全
- 全國小學升初中語數(shù)英三科試題匯總
- 小學1-6年級數(shù)學天天練
- 小學1-6年級奧數(shù)類型例題講解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奧數(shù)練習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奧數(shù)知識點匯總
- 小學1-6年級語數(shù)英教案匯總
- 小學語數(shù)英試題資料大全
- 小學1-6年級語數(shù)英期末試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語數(shù)英期中試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語數(shù)英單元試題整理匯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