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精品一区,蜜桃六月天综合网,欧美99,草草影院ccyycom

奧數(shù)網
全國站
您現(xiàn)在的位置:奧數(shù) > 教育新聞 > 正文

人工智能時代,學校何為(2)

來源:網絡資源 文章作者:奧數(shù)網整理 2019-05-05 20:57:45

智能內容


  對此,中國教育科學研究院基礎教育研究所所長陳如平高度贊同,他說:“人工智能時代,我們更應該借助信息技術建設有人性、有溫度、有故事、有美感的學校,打開學校新樣態(tài)發(fā)展的正確方式。”廣東省深圳市鹽田區(qū)作為全區(qū)推行新樣態(tài)學校建設的區(qū)域,區(qū)教育局黨委書記、局長李志利認為,人工智能時代辦以生為本、具有知識之美、思想之美、青春生命之美的學校,更具時代意義。

  “一個好校長與一所好學校是共生共長的。在人工智能時代,校長更有信心和機會將學校辦成‘一方池塘’,讓每個孩子從中如魚得水。”福建師范大學教授余文森建議,校長可以從學校辦學傳統(tǒng)和經驗、從校長個人的思考和見解、從解決學校存在的問題和達成的任務中、從新時代學校創(chuàng)新和特色發(fā)展中提煉辦學思路,真正辦出有品性、有品質、有品牌、有內涵的學校。

  未來教師:如何當好“局內人”“局外人”

  在深圳市樂群小學,記者觀摩了一節(jié)“粵之行——山海鹽田 暢行無阻”主題式跨學科整合課程展示課。教師高勇為了上好這堂課,前期做“幕后導演”,帶領教師團隊和學生立足鹽田交通實況,進行了調查采訪、新聞搜集、交通繪圖、工程制作等活動。課上,高勇讓孩子們通過技術手段制作、分析圖表和數(shù)據,并得出結論:鹽田港近10年的集裝箱吞吐量逐年增長,導致貨柜車帶來了更多的交通擁堵和噪聲污染等問題。師生“同臺演戲”,學生在基于問題、基于項目的學習中收獲多多。

  那么,在人工智能時代,教師角色到底如何定位?在論壇上,與會者對此進行了討論。

  “既是教練,又是學員;既是局內人,又是局外人;既是主導者,又是引領者。”廣東省深圳市鹽田區(qū)教科研中心主任李天才以體驗式學習為例談到教師的角色定位時說。他認為,教師既要設身處地、在“局內”敏銳洞察學生思維與情緒的變化,分析、判斷學生真實的想法,引導學生真實表達;又要抽身“局外”,盡量避免個人主觀意見的介入,引導學生體驗真實場景。

  “人工智能時代教師是不可能被取代的,我認為至少有三方面,一是基于人的情感,因為人是情感性、社會性動物;二是師生之間基于情感的交流、溝通與合作;三是將來我們依然能夠超越現(xiàn)在人工智能所擁有的創(chuàng)造性。”陳如平說。

  對此,北京師范大學教授、未來教育高精尖創(chuàng)新中心執(zhí)行主任余勝泉表示贊同。他說,在許多領域的單一任務方面,如駕駛技術、計算能力等,人工智能在某種程度上超越了人類,但仍然還有許多局限性,一旦跨越行業(yè)和領域只能呈現(xiàn)出弱人工智能的特點。當然,隨著未來社會發(fā)展,強人工智能、超人工智能時代,教師的角色扮演可能會面臨新的變化。

  余勝泉還提到一個新名詞“人工智能教師”。在他看來,未來教師是人類教師與人工智能教師共同協(xié)作承擔教學任務的,兩者各自發(fā)揮優(yōu)勢。

  那么,人工智能教師承擔什么任務?余勝泉認為,人工智能教師可以當助教、做分析師,可以當班主任、做智能導師,可以當生涯規(guī)劃師、做教育決策助手。而人類教師,則要從知識的講授者變成學習的引領者、陪伴者、激勵者,如此發(fā)揮人類創(chuàng)新、復雜決策、情感關懷激勵等更大優(yōu)勢。

  “未來的教育將進入人類教師與人工智能教師協(xié)作的新時代。”余勝泉如此評價道。

  學生成長:讓學習更真實地發(fā)生

  未來教育是在大數(shù)據、云計算、人工智能、“互聯(lián)網+”等新興信息技術進入教育領域的背景下出現(xiàn)的教育需求。先進的信息工具是為新的學習樣態(tài)服務的,所以學生的學習方式必將發(fā)生大的變革,要讓學習真正發(fā)生。

  “在人工智能時代,在‘以學習者為中心’的時代,我們應該將工作焦點凝焦于學生學習,以學習者真實的成長需求為依據,構建校園學習系統(tǒng),以最好的姿態(tài)走向未來。”李天才結合《讓學習更真實地發(fā)生——深圳市鹽田區(qū)面向未來教育的學習方式變革行動方案》進行了主旨演講。

  在李天才看來,面向未來的教育,面向人工智能的教育,學生的學習方式要從單一接受式學習過程向多樣化學習過程轉變,從機械式學習向有意義學習轉變,從分析理解式學習向整體把握式學習轉變,從線性思維向復雜思維轉變。

  根據不同學習方式對學習者思維加工深度的不同要求,學生可以有不同的學習方式。李天才總結的“五大學習”方式引發(fā)與會者關注,包括基于體驗的學習,基于表達的學習,基于問題的學習,基于項目的學習和基于創(chuàng)造的學習。

  廣東省深圳市南山區(qū)前海港灣小學校長羅朝宣認為,人工智能時代的學校,要讓最新的科技成果進入到學生的學習材料,培養(yǎng)學生的編程思維、建模思維,讓相應的年級擁有相應的教材。有關人工智能內容的學習,學生可以與科學課相結合,進行探究式學習,也可以與活動、學校空間氛圍相結合,通過學科、活動、空間氛圍的營造等,真正讓學生長出“人工智能因子”。

  為了讓學生學習真實發(fā)生,山西省運城市鹽湖區(qū)涑水聯(lián)合雙語學校校長任玉萍強調要“為學生賦權”,通過扁平化管理、活動賦權、技術賦權、課堂賦權,實現(xiàn)“我的課程我做主”“我的空間我做主”“我的學習我做主”,讓學生真正走向講堂,走向課堂中央。

  《中國教師報》2019年05月01日第12版 版名:教育家

廣告合作請加微信:17310823356

京ICP備09042963號-15 京公網安備:11010802027854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10-56762110 舉報郵箱:wzjubao@tal.com

奧數(shù)版權所有Copyright2005-2021 .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