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數(shù) > 小學資源庫 > 教案 > 小學語文教案 > 六年級語文下冊教案 > 正文
2019-05-23 10:37:41 下載試卷 標簽:人教新課標版六年級下冊 教案設計
人教新課標版六年級下冊《文言文兩則》語文教案
【教學分析】
1.教材特點
《文言文兩則》是小學語文六年級下冊第一組課文中的第一篇,包括《學弈》和《兩小兒辯日》兩則故事。
《學弈》節(jié)選自《孟子·告子上》第九篇。因為有人怪齊王不明智而孟子不曾輔佐,孟子則用“一曝十寒”和“學弈”比喻說理,為自己辯解。課文先寫弈秋是全國最善于下圍棋的人,接著寫弈秋教兩個學習態(tài)度不同的人下棋,學習效果也截然不同,最后寫這兩個人學習結果不同,并不是因為智力上有多大差別。通過這件事,說明了學習應專心致志,不可三心二意的道理。
《兩小兒辯日》選自《列子·湯問》。講述了孔子路遇兩個小孩在爭論,一個認為太陽在早晨離人近,一個認為太陽在中午離人近,為此,雙方各持一端,爭執(zhí)不下,就連孔子這樣博學的人也無法裁決,被兩個小孩笑話。事中見理,表現(xiàn)了古人為認識自然、探求客觀事理而獨立思考、大膽質(zhì)疑、實事求是的精神,以及“學無止境”的道理。
2.人文價值
激發(fā)學習文言文的興趣;體會學習必須專心致志、學無止境的道理;感受古人為認識自然、探求客觀事理而獨立思考、大膽質(zhì)疑、實事求是的精神。
3.語文要素
能對照注釋,了解故事內(nèi)容;熟讀成誦,積累語言;初步感受《孟子》善用比喻說理的語言特色;初步感受《列子》事中見理、反義詞豐富的語言特色。
【教學目標】
1. 能對照注釋,了解故事內(nèi)容,體會學習必須專心致志、學無止境的道理,感受古人大膽質(zhì)疑、實事求是的精神。
2.初步感受《孟子》善用比喻說理、成語豐富的語言特色及《列子》事中見理、反義詞豐富的語言特色。
3.激發(fā)閱讀文言文的興趣,熟讀成誦,積累語言。
【設置說明:全國小語會理事長崔巒老師就小學文言文教學如是說“小學階段的文言文教學旨在體現(xiàn)小學與初中的銜接,主要是讓學生見一見,感受一下,以至于到了初中不感到陌生。”本課是小學階段最后兩篇文言文;诖,教學目標的設置立足學情、教材,以兩則文言文為載體,從閱讀方法、感悟道理、感受語言特色、積累語言等方面著手,期待能幫助學生繼續(xù)了解古代燦爛文化,提高學習文言文的興趣!
【教學重點】
能對照注釋,了解故事內(nèi)容,熟讀成誦。
【教學難點】
初步感受《孟子》、《列子》的語言特色。
【課時安排】
兩課時
歡迎掃描二維碼
關注奧數(shù)網(wǎng)微信
ID:aoshu_2003
歡迎掃描二維碼
關注中考網(wǎng)微信
ID:zhongkao_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