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數(shù) > 小學資源庫 > 教案 > 小學數(shù)學教案 > 三年級數(shù)學下冊教案 > 正文
2019-06-08 15:53:21 下載試卷 標簽:北師大版數(shù)學 三年級下冊 數(shù)學教案
北師大版三年級下冊《有多重》數(shù)學教案
【教材依據(jù)】 本課選自北師大版小學數(shù)學三年級下冊第四章《千克、克、噸》的第一節(jié)《有多重》,主要是結合具體生活情境,感受并認識質量單位千克和克,了解1千克和1克的實際質量。掌握“1千克=1000克”,并能進行簡單的換算。為下一課認識一噸大約有多重奠定基礎。
一、設計思路
。ㄒ唬┲笇枷耄航滩闹兄饕翘峁┝梭w重秤、盤秤、天平這幾種秤要求學生通過稱量與掂量雞蛋、蘋果、1千克食用油、2分硬幣、曲別針認識感受1克與1千克大約有多重。雖然已結合生活實際,也確實能幫助學生直觀感受千克與克,但時代變化較快,有些已不符實際。尤其是雞蛋易碎、1千克實用油日常幾乎見不到、2分硬幣已經很少見。我將教材做了這樣的處理,主要是利用學生日常生活中的物品,(如瓶裝水、數(shù)學書、作業(yè)本、西紅柿、蘋果、課堂常規(guī)獎勵的表揚信、常見的黃豆等物品)認識千克與克是描述輕重的質量單位;通過盤秤、微型電子秤的稱量,學生掂量,交流掂量感受以及掂量驗證;再次感知等活動,引導學生直觀感受,實踐體驗反復強化,逐步深入認識1千克與1克大約多重。最終達到能憑感覺掂量出大約1千克與1克的物品這一教學目的,并能不斷校正,提升對物體質量的感知能力。最終讓學生體會數(shù)學源于生活用于生活。
。ǘ⿲W情分析:我的教學對象時三年級學生,普遍年齡小又活潑好動,思維敏捷,樂于發(fā)言,尤其喜歡參與活動,在活動中學習,并希望得到老師的肯定和贊美。
從學習上看,他們有一定的生活經驗,知道重量的輕重概念,也能描述物品輕重,但是由于受到生活經驗限制,他們對1千克與1克到底大約有多重是沒有明確認識的。
。ㄈ┙谭ǚ治觯簷C械化的記憶、說教通常小學生難以具體理解應用,因此我把學生推在主動者的位置上,使學生在實踐體驗中反復感知、校正,交流探究最終形成對1千克與1克大約有多重的認識,積累生活經驗。因此我才用了以下教學方法:
1.情境創(chuàng)設法
通過創(chuàng)設生活情境“打豆?jié){”導入課堂,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明確學習目標。
2.任務驅動法
通過稱量1千克的水,引導學生去掂量感受并交流1千克大約有多重,在此基礎上給學生布置任務即掂量出日常學習生活中大約1千克的物品。任務驅動學生去對比掂量,感受1千克大約有多重,最后共同驗證,評選出最佳小組。任務驅動法貫穿于整個教學活動。無論是1千克的認識還是1克的感受都是在稱量、掂量比賽的任務驅動下進行,既激發(fā)學生學習的興趣,同時推動認識的深入。
3.實踐體驗法
為了能借助生活的經驗參與,充分利用生活中的教學資源,最后達到學生能通過感覺準確掂量出大約1千克或者1克的物品,所以作業(yè)布置延伸向生活,要求學生回家掂量日常用品,如水果、蔬菜、洗衣粉、食用油等等。實踐中體驗,強化認識,鞏固知識。
(四)學法分析:參與觀察式學習、討論探究學習、實踐體驗式學習;本次教學主要采取這幾種學法,通過掂量、稱量、驗證等教學活動,學生充分參與并觀察學習,在活動過程種引導學生交流感受,積極參與實踐體驗最終充分認識1千克與1克大約有多重。同時關注引導學生積極探究,思考發(fā)現(xiàn)如1kg=1000g。
歡迎掃描二維碼
關注奧數(shù)網微信
ID:aoshu_2003
歡迎掃描二維碼
關注中考網微信
ID:zhongkao_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