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養(yǎng)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3)
來源:網(wǎng)絡(luò)資源 文章作者:奧數(shù)網(wǎng)整理 2018-05-21 15:39:23

03
充分發(fā)揮學科本身固有的特點,用語言的生動性、形象性來吸引學生
在小學階段,學生對生動、具體的東西要比抽象的知識更感興趣。語文學科較之數(shù)學、常識等有一個很大的特點,就是課文內(nèi)容具體,語言生動形象。因此,充分利用語文課中語言生動、形象的特點就可成為培養(yǎng)學生學習語文興趣極有利的條件。例如,有不少古詩內(nèi)容豐富,語言精練,詩中有畫,情景交融,有聲有色,十分動人。小學生記憶力強,十分愛學愛背優(yōu)美的詩歌。三年級上學期,我給學生講了一個曹丕迫害曹植,曹植七步成詩的故事,并教了曹植的《七步詩》:“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學生很感興趣。等我講完,他們已經(jīng)會背了,而且還要求多教幾首。第二天我又教了一首《詠鵝》,相傳是駱賓王七歲時的作品。學生更高興了,有的說:“我們都九歲了還不會呢!”表示一定要好好學習。他們在家背,在學校背,上樓也要背一句“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把學詩、背詩當作精神上的享受。學生稱它“是一種休息”、“娛樂”。又如表情朗讀,它接近于朗誦,形象、具體、有感情。只要學生參與到這個活動中去,并且有所感受的時候,他就會迸發(fā)出學習語文的極大興趣。開始,大部分學生都不會讀,也不喜歡讀,認為讀課文挺枯燥的,意思懂了就行了。后來,我請演員給他們作朗讀表演,讓外校朗讀好的小朋友朗讀課文并錄音,配合教學拿到教室里放,激發(fā)了學生朗讀的要求。以后,我進一步給班上的學生錄音。學生讀得不好,我耐心指導(dǎo),從不批評。錄了音就拿到班上放。學生聽了自己的錄音,感到無尚光榮。大家受到了極大的激勵,一個賽一個,很快,朗讀的興趣就培養(yǎng)起來了。我班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很高,這與充分發(fā)揮語文學科本身固有的特點是分不開的。
04
要讓學生不斷地學有所得,學到真本領(lǐng)
心理學的研究證明:“只有當某種知識領(lǐng)域中的實際知識的積累達到了一定水平時,才能產(chǎn)生對這一領(lǐng)域的興趣……教材內(nèi)容過深或過淺都不能滿足學生的需要,都會妨礙學習興趣的形成與發(fā)展。”潘菽主編:《教育心理學》第89頁。學生通過自己的努力,不斷地學有所得,就能不斷地體驗到一種愉快的情感。反之,就會感到“沒意思”。特別是當學校、家庭、社會對學生進行學習檢查的時候,好的成績贏得了表揚、獎勵和榮譽,學生就會感到有了前進的力量,從而激起更大的學習興趣去探求新的知識;相反,因成績不好,得到的是責罵或諷刺,學生就會感到非常痛苦,甚至會失去對學習的信心。有時我們問學生為什么對語文不感興趣時,經(jīng)?梢月牭竭@樣的回答:“語文太難了,我不會分析,又不會作文”等等。“不會”就是沒有學到真本領(lǐng)。沒有真本領(lǐng)就不會有對該門功課的興趣。興趣與學習成果往往有相輔相成的作用。要培養(yǎng)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就要千方百計利用學習成果的反饋作用。我在教學中,盡可能做到從學生的實際情況出發(fā),擴大學生的知識視野,注意學生能力的培養(yǎng),特別是思考問題、分析問題的能力。使學生感到經(jīng)過自己的努力,可以學到很多東西,有強烈的求知欲望。三年級上學期,我給學生教了九十五篇課文,以后每學期都教六、七十篇。學生學得多,聽說讀寫能力提高很快,普遍受到學校、家庭和社會的贊許,他們越學越愛學。學習的成果反作用于學習的興趣,學習的興趣也就更加鞏固了。學生學習興趣的形成往往還與其他各方面因素聯(lián)系著,如,學習動機,對學科重要性的認識。我們還必須隨時針對這些情況進行工作。
相關(guān)文章
- 小學1-6年級作文素材大全
- 全國小學升初中語數(shù)英三科試題匯總
- 小學1-6年級數(shù)學天天練
- 小學1-6年級奧數(shù)類型例題講解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奧數(shù)練習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奧數(shù)知識點匯總
- 小學1-6年級語數(shù)英教案匯總
- 小學語數(shù)英試題資料大全
- 小學1-6年級語數(shù)英期末試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語數(shù)英期中試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語數(shù)英單元試題整理匯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