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可忽視孩子的自虐行為
來源:網絡資源 文章作者:奧數網整理 2019-05-27 20:59:02

孩子的自虐行為有許多不同的表現(xiàn):有的拔頭發(fā),有的不吃飯,有的讓自己挨凍,有的用板子抽打自己,有的用刀子自傷,嚴重者則了結生命。自虐行為都是以傷害自己的身體為特征的。但自傷身體不是目的,目的是排泄心中的煩悶、委屈與憤懣。
孩子自虐的缺陷就好比潛伏的火山,一旦遇到強烈的誘發(fā)因素便可能突然爆發(fā)。誘發(fā)因素可能來自家庭、學校,也可能來自社會上的人。過重的批評,過分的挫折,過大的委屈,過強的刺激,使本來就脆弱的心理嚴重超過負荷,突破警戒線,導致心理崩潰。由于素質的缺陷,孩子的思維方式也與眾不同,一般人來看只是一般的刺激,可到了孩子的眼里就放大了數倍,數十倍,因而對孩子仍能產生“過強”的刺激。
這種過強的刺激所造成的心理壓力是很大的,對于正常的孩子來說,緩解這種壓力主要是找外部途徑,小孩子的哭鬧,大孩子的反抗都是正常的。但對自虐傾向的孩子,他不是積極地尋找外部發(fā)泄,也許是一時急錯了,根本找不出合適的外部發(fā)泄途徑,因而只能以傷害自己的方式來加以緩解。
父母一旦發(fā)現(xiàn)孩子有自虐的傾向時,一定要加以重視。一方面要努力尋找并消除孩子生活中的壓抑源;另一方面則要幫助孩子學會用適當的方式來表達自己。防止孩子的自虐行為,父母可以從以下方面入手。
怎樣消除孩子的消極情緒?
一、改變對待孩子的方式。
有自虐行為的孩子的父母,在處理與孩子的關系時有著各種各樣的偏差。如經常責罵孩子;有的父母對孩子身體狀況過于關注,使得孩子采用一些不良的行為來脅迫父母,以滿足本來不當的要求,一旦父母妥協(xié)了,就強化了孩子的不正確行為,時間一長,就變成孩子行為的一部分。當孩子出現(xiàn)了自虐的傾向后,父母不應指責,不能打罵,也不宜采用強制手段加以制止,而需做到耐心細致的說明教育工作。同時父母本身也要以身作則,遇到煩惱的事,盡量運用正確的方式來解決,或者以積極樂觀的態(tài)度面對人生,為孩子樹立良好的榜樣。
二、增加與孩子的交流。
那些動不動就責罵孩子的父母,往往缺乏與孩子的交流,對孩子了解不夠。他們很難體驗到孩子的壓抑與不快,不會顧及孩子的想法和感受,很容易使用一些不當的詞語。其實就是父母的這些言行成了孩子的壓力源。因此,父母們要盡量增加與孩子交流的機會,比如,當孩子行為不當,或者是表現(xiàn)出消極情緒時,試圖去接近孩子,并告訴孩子自己對他的愛和期望。
三、讓孩子多參加活動。
鼓勵孩子參加集體活動,多做有益的游戲,讓孩子在活動中轉移注意力。另外,父母有必要注意與孩子接觸較多的伙伴,看看他們有沒有這些不良的習慣,同伴不良的行為對孩子的影響也是不能忽視的,因為孩子的辨別能力不是很強,他們的行為更多的是模仿來的。當然對孩子觀看的驚險武打電視或電影也應適當地限制。
四、不斷提高自身的心理素質。
父母們在平時的生活和學習中,也要注意培養(yǎng)自己的心理素質,注意培養(yǎng)自己心胸寬闊、待人寬容、處事理智等良好的個性品質。在孩子面前,父母要學會控制自己不良的情緒,合理地宣泄,不要把工作上的不如意帶回家里,更不能把孩子當作出氣筒。父母應力爭為孩子創(chuàng)造一個民主、和諧、寬松的家庭氛圍。
相關文章
- 小學1-6年級作文素材大全
- 全國小學升初中語數英三科試題匯總
- 小學1-6年級數學天天練
- 小學1-6年級奧數類型例題講解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奧數練習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奧數知識點匯總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教案匯總
- 小學語數英試題資料大全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期末試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期中試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語數英單元試題整理匯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