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數(shù) > 小學資源庫 > 教案 > 小學語文教案 > 六年級語文下冊教案 > 正文
2019-05-29 17:36:10 下載試卷 標簽:西師大版六年級下冊 教案設計
三、品讀體會
1、中心話題:請同學們認真地讀一讀這首詩,聯(lián)系你對長征的了解,借助你的工具書,理解每句詩的意思,體會詩中蘊涵了怎樣的長征精神?把不懂的地方標出來。
2、學生自學,小組交流。
3、全班交流,每小組指定一名發(fā)言人,確定發(fā)言順序,依次對每一句進行討論和探究。
教學預設:
第一句--紅軍不怕遠征難,萬水千山只等閑:紅軍不怕遠征的艱難險阻,把歷經(jīng)千山萬水的艱難困苦看做是平平常常的事。詩中蘊涵了一種紅軍不畏艱險,勇往直前的氣慨。“不怕”兩字,以堅定的語氣表現(xiàn)出紅軍面對長征過程中的千難萬險,全無懼色,頂天立地。“等閑”把困難看作是平常的小事,表現(xiàn)出紅軍藐視困難,從容不迫的自豪感和革命樂觀主義精神。
教師小結:這一句是全篇的綱領。以靜寫動,展現(xiàn)了一幅濃縮紅軍長征壯闊歷程的總覽圖。紅軍長征翻過一座座山,又涉過一條條水,但這些都不被紅軍放在眼里。多么英勇的氣概呀。
第二句--五嶺逶迤騰細浪,烏蒙磅礴走泥丸:五嶺山脈那樣高低起伏,綿延不絕,可在紅軍眼里不過像翻騰的細小波浪;烏蒙山那樣高大雄偉,氣勢磅礴,可在紅軍看來,不過像在腳下滾過的泥丸。
師:這一句讓我們感受到了紅軍的大無畏的英勇氣慨。逶迤:彎彎曲曲連綿不絕的樣子。細浪:翻著浪花的細流。烏蒙:即烏蒙山,在云南、貴州兩省之間。磅礴:氣勢雄偉。泥丸:泥團子,小泥球。作者先用“逶迤”和“磅礴”的夸張手法極言山勢的雄險,后用“細浪”和“泥丸”的比喻手法言其渺小,極大的反差之間,顯示的是紅軍的偉大。“騰”與“走”則運用了擬人化的動態(tài)描寫,使靜止的山有了生氣,使大山與紅軍都靈動起來。
教師小結:紅軍就靠著自己的雙腳,行走在這跨越四省、峰巒起伏的五嶺上,越過了這巍峨高大、山勢陡峭的烏蒙山,走出了1300多公里的崇山峻嶺。多少的艱難險阻,在我們紅軍的眼中,都算不得什么!
歡迎掃描二維碼
關注奧數(shù)網(wǎng)微信
ID:aoshu_2003
歡迎掃描二維碼
關注中考網(wǎng)微信
ID:zhongkao_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