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作文指導:教師指導話題作文(7)
來源:網(wǎng)絡資源 文章作者:奧數(shù)網(wǎng)整理 2019-06-20 11:09:46
(二)“化題為象”
“化題為象”是指善于借助“象形想象”,化抽象為具象,用具體生動的形象來表達情思,力避概念化圖解話題。郁達夫在《故都的秋》中這樣寫北國的秋:“在北平即使不出門去吧,就是在皇城人海之中,租人家一椽破屋來住著,早晨起來,泡一碗濃茶,向院子一坐,你也能看得到很高很高的碧綠的天色,聽得到青天下馴鴿的飛聲。從槐樹葉底,朝東細數(shù)著一絲一絲漏下來的日光,或在破壁腰中,靜對著像喇叭似的牽;(朝榮)的藍朵,自然而然地也能感到十分的秋意。”“北國的槐樹,也是一種能使人聯(lián)想起秋來的點綴。像花而又不是花的那一種落蕊,早晨起來,會鋪得滿地。腳踏上去,聲音也沒有,氣味也沒有,只能感出一點點極微細極柔軟的觸覺。掃街的在樹影下一陣掃后,灰土上留下來的一條條掃帚的絲紋,看起來既覺得細膩,又覺得清閑。”再如歐陽修的《秋聲賦》,峻青的《秋色賦》,無不借助具體生動的景物描寫寄托情思,抒發(fā)情懷。
老舍先生說:“在細微處顯出才華。”切忌把大自然當成一個概念,要運用“創(chuàng)造想象”中的“分想”,把整體形象進行細微的分解。朱光潛先生說:“ ‘分想作用’就是把某一意象和與之相關的許多意象分開而單獨提出它來,這種分想的作用是選擇的基礎,許多人不能創(chuàng)造藝術就因為沒有這副本領。”事實上,我們不應把大自然當作一個整體來感受,所謂感受總是具體的。我們要善于選擇自己感受最深的來寫,要善于選擇最具典型意義的景物來寫,才能為寫“悟”打下基礎。就拿郁達夫筆下故都的秋來說,與其他地方的秋有什么不同呢?如果籠而統(tǒng)之地寫,是難以寫出故都秋色的特點的,或者說難以使讀者感受到北國之秋的特點。郁達夫運用“分想”手法,抓住故都的秋天極具特色的幾種景觀來細致入微地描寫,使讀者感受到了故都之秋特有的秋意?梢哉f,沒有“分想”,就沒有細描,就難以引人入勝,就難以抒發(fā)真實感人的情懷。所以,“化題為象”,就是要把抽象的東西化為可具體感知的東西,通過“化大為小”,為“以小見大”創(chuàng)造條件。
(三)“緣象馳想”
“緣象馳想”是指在表現(xiàn)客體時加入主體的思想感情。力避純客觀的“見山是山,見水是水”的“再現(xiàn)”,力求從自然到自覺,賦予人的情感的“再造”。自然萬物只有在加入人的情感之后,才有了審美意義或具有了新的品格。“春山如笑,夏山如戀,秋山如妝,冬山如睡”,都具有人的感情色彩。一方面,由我們的眼睛觀察萬物,則萬物都著我之色彩;另一方面,自然之美也無不能“暗示生活”(車爾尼雪夫斯基)。蘇軾觀察西湖,就看出了西湖具有人的品格:“水光瀲滟晴偏好,山色空蒙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妝濃抹總相宜。” 散文家秦牧在《榕樹的美髯》一文中說:“松樹使人想起志士,芭蕉使人想起美人,修竹使人想起隱者,槐樹之類大樹使人想起將軍,而這些老榕樹呢,它們使人想起智慧、慈祥、穩(wěn)重而又飽經滄桑的老人。” 這些都是運用“類似聯(lián)想”,使“物我兩通”的典范。
在想象展開、聯(lián)想躍遷之時,本來任何一個事物都可能成為我們攝入的對象,為什么我們偏偏要選“此”而不選“彼”呢?這是由于作者與“此”發(fā)生了共鳴,受了作者情感的驅使。人們之所以感悟大自然,是因為大自然的某一點與自己現(xiàn)實生活的某一點發(fā)生了聯(lián)系,也就是發(fā)生了共鳴。“我聞琵琶已嘆息,又聞此語重唧唧,同是天涯淪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識。”所以,我們要善于發(fā)現(xiàn)并緊緊抓住自然與社會的類似之處,運用“類似聯(lián)想”,寫出自己為什么選寫這個對象,為什么獨在這一方面有強烈的感受。
要綜合運用多種表達方式抒寫自己的情懷。茅盾先生《白楊禮贊》中在記敘的基礎上展開議論和抒情:“當你在積雪初融的高原上走過,看見平坦的大地上傲然挺立這么一株或一排白楊樹,難道你覺得它只是樹?難道你就不想到它的樸質、嚴肅、堅強不屈,至少也象征了北方的農民?”這樣就使大自然的景物有了更高的審美層面和更深的審美意義。寫“感悟大自然”,如果沒有這個層面,就談不上“感悟”二字了。
相關文章
- 小學1-6年級作文素材大全
- 全國小學升初中語數(shù)英三科試題匯總
- 小學1-6年級數(shù)學天天練
- 小學1-6年級奧數(shù)類型例題講解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奧數(shù)練習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奧數(shù)知識點匯總
- 小學1-6年級語數(shù)英教案匯總
- 小學語數(shù)英試題資料大全
- 小學1-6年級語數(shù)英期末試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語數(shù)英期中試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語數(shù)英單元試題整理匯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