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數 > 小學資源庫 > 教案 > 小學語文教案 > 三年級語文上冊教案 > 正文
2022-03-27 21:13:28 下載試卷 標簽:部編版語文 三年級語文 教案設計
3.學習第4、5自然段。
教師過渡:男生讀第四自然段,女生讀第五自然段,看看這兩個自然段當中又存在著哪些大自然的奧秘呢。
男女生合作讀4、5自然段。
教師提問:這兩個自然段主要寫了什么?
預設1:寫了大自然中樹木的奧秘。
教師引導追問:那樹木又存在著哪些奧秘呢?
預設2:他們開著不同的花,結著不同的果實。
繼續(xù)追問:在這些數當中作者最喜歡的是哪一種呢?
預設3:竹子和棕櫚。課文的第5自然段當中的第1句話明確的告訴了大家。
教師總結:你們真是一個個小偵探呀,不但找到了答案,還找到了答案的出處。
教師提問:竹子和棕櫚有什么樣的特點呢?為什么作者最喜歡這兩種樹?你能從文章當中找到答案嗎?
預設1:第5自然段當中的第3句話是竹子的特點,它的特點是長得快還能發(fā)出溫柔的細語。
預設2:第5自然段當中的第4、5句話是棕櫚的特點,它高大挺拔,葉子像大蒲扇一樣。
教師追問:葉子像大蒲扇一樣,這里運用了什么樣的修辭手法?
預設1:運用了比喻,把葉子比喻成了大蒲扇。
教師總結:同學們讀書讀得很細致,作者運用一些修辭手法,把文章寫得很精彩,我們也要學習。
4.學習第6然段。
教師過渡:正因為大自然里有這么多好玩的東西,所以大自然才是一本永遠都讀不完的大書,下面咱們一起來讀一下課文當中的最后一個自然段。
教師總結:這一個自然段呼應題目,起到一個總結全文的作用。
。ㄔO計意圖:引導學生抓住關鍵語句,體會課文語言的生動,結合生活體驗讀懂課文語言,理解“讀不完的大書”的真正含義。)
三、體會寫法,布置作業(yè)
1.梳理結構。
教師提問:你們發(fā)現這篇課文各自然段之間有什么關系嗎?
小組討論——指名交流。
預設1:總(第1自然段)——分(第2~5自然段)——總(第6自然段)
2.布置作業(yè)。
今天我們學習了這一課明白了,大自然是一本永遠都讀不完的大書,既然讀不完,那你又從這本讀不完的大書中讀到了什么呢?請仿照課文寫一寫,寫完和同學交流。
。ㄔO計意圖:學完了課文,再通過回讀的方式,引導學生自主發(fā)現文章的表達方法,并引導學生學以致用,寫一寫自己的觀察所得,通過小練筆來展現自己的收獲。)
四、板書設計
22讀不完的大書
總 大自然引起沉思和遐想
麻雀、老鷹、螞蟻
讀不完的大書 分 花草樹木 感悟自然之美,做有心人。
竹子、棕櫚
總 大自然有無盡的奧秘,無窮的樂趣。
【教學反思】
本課教學特別關注了語文要素的落實,本單元的語文要素是“感受課文生動的語言,積累喜歡的語句”,教學中,在學生們找出課文描寫了大自然中哪些“好玩的東西”后,繼續(xù)引導學生關注文中生動的語言,并通過朗讀、想象、交流等多種方式,體會語言的生動,豐富學生的語言積累。
體會生動的語言,“讀”是最有效的方法。通過男女合作讀、齊讀、重復讀等多種形式,引導學生感受文中生動的語言,讀出文字所表現的畫面,讀出感受,有效地落實單元語文要素。
學完這一課之后,引導學生回顧課文“總—分—總”的篇章結構和構段方式。讓學生學以致用,寫一寫自己在大自然中感受到的樂趣,讓學生學會從輸入到輸出,從而提升語言文字的運用能力。
由于課堂時間有限,朗讀指導不充分。品味了生動的語句之后還需要反復地朗讀才能加深對課文的理解。在以后的課堂中要注意留多一點時間給孩子們朗讀。
【課后作業(yè)設計】
一、給下列加點的生字選擇正確的讀音。
竹筍(sǔn shǔn) 秋高氣爽(suǎng shuǎng)
一副(fù fú) 畫冊 (chè cè)
二、比一比,組詞語。
僅( )麻( 。⌒ 。┐纾 )副( )
反( 。┐玻 ) 放( 。┎ ( ) 幅( )
三、把下列四字詞語補充完整。
浮云( 。ā 。 走獸( 。ā 。 花草( 。ā 。
蝦蟹( )( 。 ( 。ā 。┯行 ( 。┳耍ā 。⿷B(tài)
參考答案:
一、sǔn shuǎng fù cè
二、不僅 麻雀 盤旋 幾寸 一副
反正 木床 放學 才有 幾幅
三、飛 鳥 昆 蟲 樹 木
游 魚 井 然 千 百
點擊查看更多:三年級上冊語文教案
奧數網提醒:
小升初試題、期中期末題、小學奧數題
盡在奧數網公眾號
歡迎掃描二維碼
關注奧數網微信
ID:aoshu_2003
歡迎掃描二維碼
關注中考網微信
ID:zhongkao_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