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稍復(fù)雜的問題
在這一節(jié)希望讀者逐漸掌握以下兩個解題技巧:
(1)在行程中能設(shè)置一個解題需要的點(diǎn);
。2)靈活地運(yùn)用比例.
例16 小王的步行速度是4.8千米/小時,小張的步行速度是5.4千米/小時,他們兩人從甲地到乙地去.小李騎自行車的速度是10.8千米/小時,從乙地到甲地去.他們3人同時出發(fā),在小張與小李相遇后5分鐘,小王又與小李相遇.問:小李騎車從乙地到甲地需要多少時間?
解:畫一張示意圖:
圖中A點(diǎn)是小張與小李相遇的地點(diǎn),圖中再設(shè)置一個B點(diǎn),它是張、李兩人相遇時小王到達(dá)的地點(diǎn).5分鐘后小王與小李相遇,也就是5分鐘的時間,小王和小李共同走了B與A之間這段距離,它等于
這段距離也是出發(fā)后小張比小王多走的距離,小王與小張的速度差是(5.4-4.8)千米/小時.小張比小王多走這段距離,需要的時間是
1.3÷(5.4-4.8)×60=130(分鐘).
這也是從出發(fā)到張、李相遇時已花費(fèi)的時間.小李的速度10.8千米/小時是小張速度5.4千米/小時的2倍.因此小李從A到甲地需要
130÷2=65(分鐘).
從乙地到甲地需要的時間是
130+65=195(分鐘)=3小時15分.
答:小李從乙地到甲地需要3小時15分.
上面的問題有3個人,既有“相遇”,又有“追及”,思考時要分幾個層次,弄清相互間的關(guān)系,問題也就迎刃而解了.在圖中設(shè)置一個B點(diǎn),使我們的思考直觀簡明些.
例17 小玲和小華姐弟倆正要從公園門口沿馬路向東去某地,而他們的家要從公園門口沿馬路往西.小華問姐姐:“是先向西回家取了自行車,再騎車向東去,還是直接從公園門口步行向東去快”?姐姐算了一下說:“如果騎車與步行的速度比是4∶1,那么從公園門口到目的地的距離超過2千米時,回家取車才合算.”請推算一下,從公園到他們家的距離是多少米?
解:先畫一張示意圖
設(shè)A是離公園2千米處,設(shè)置一個B點(diǎn),公園離B與公園離家一樣遠(yuǎn).如果從公園往西走到家,那么用同樣多的時間,就能往東走到B點(diǎn).現(xiàn)在問題就轉(zhuǎn)變成:
騎車從家開始,步行從B點(diǎn)開始,騎車追步行,能在A點(diǎn)或更遠(yuǎn)處追上步行.
具體計(jì)算如下:
不妨設(shè)B到A的距離為1個單位,因?yàn)轵T車速度是步行速度的4倍,所以從家到A的距離是4個單位,從家到B的距離是3個單位.公園到B是1.5個單位.從公園到A是
1+1.5=2.5(單位).
每個單位是 2000÷2.5=800(米).
因此,從公園到家的距離是
800×1.5=1200(米).
答:從公園門口到他們家的距離是1200米.
這一例子中,取計(jì)算單位給計(jì)算帶來方便,是值得讀者仿照采用的.請?jiān)倏匆焕?
例18 快車和慢車分別從A,B兩地同時開出,相向而行.經(jīng)過5小時兩車相遇.已知慢車從B到A用了12.5小時,慢車到A停留半小時后返回.快車到B停留1小時后返回.問:兩車從第一次相遇到再相遇共需多少時間?
解:畫一張示意圖:
設(shè)C點(diǎn)是第一次相遇處.慢車從B到C用了5小時,從C到A用了12.5-5=7.5(小時).我們把慢車半小時行程作為1個單位.B到C10個單位,C到A15個單位.慢車每小時走2個單位,快車每小時走3個單位.
有了上面“取單位”準(zhǔn)備后,下面很易計(jì)算了.
慢車從C到A,再加停留半小時,共8小時.此時快車在何處呢?去掉它在B停留1小時.快車行駛7小時,共行駛3×7=21(單位).從B到C再往前一個單位到D點(diǎn).離A點(diǎn)15-1=14(單位).
現(xiàn)在慢車從A,快車從D,同時出發(fā)共同行走14單位,相遇所需時間是
14÷(2+3)=2.8(小時).
慢車從C到A返回行駛至與快車相遇共用了
7.5+0.5+2.8=10.8(小時).
答:從第一相遇到再相遇共需10小時48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