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精品一区,蜜桃六月天综合网,欧美99,草草影院ccyycom

奧數網
全國站
您的位置:奧數 > 趣味樂園 > 歷史故事

趣味樂園

趣味樂園旨在給同學們提供一個充滿趣味性的學習平臺和學習氛圍。把枯燥的數學、語文、英語等科目的學習與生活、童話相結合,比如那些智商測試題、數學迷宮、數學智力題、數學推理以及數學童話等。

  • 趙匡胤建立宋朝的政變。公元960年后周大將趙匡胤借口北漢與遼聯合南侵率軍出大梁(今河南開封)至陳橋驛(今開封東北)授意將士給他穿上黃袍擁立他為帝。趙匡胤即回師大梁逼后周皇帝讓位建立宋朝。陳橋兵變,這是一個典
  • 宋太祖(宋代第一個皇帝趙匡胤)即位后不出半年,就有兩個節(jié)度使起兵反對宋朝。宋太祖親自出征,費了很大勁兒,才把他們平定。為了這件事,宋太祖心里總不大踏實。有一次,他單獨找趙普談話,問他說:自從唐朝末年以來
  • 北宋仁宗景祐五年(1038年),宋朝的藩屬黨項政權首領李元昊脫宋自立,自稱皇帝,去宋封號,改元天授禮法延祚,建國號大夏,史稱西夏。宋仁宗明道二年(1039年),西夏景宗李元昊寫信通知宋政府,希望他們承認這一事
  • 遼乾亨二年(宋太平興國五年,980),遼軍圍攻瓦橋關(今河北雄縣),擊敗宋軍的一次作戰(zhàn)。乾亨二年十月,遼景宗耶律賢憤于滿城(今滿城北)、雁門(今山西代縣)兩次攻宋失利,親率重兵于固安(今屬河北)集結,再舉攻宋。宋太
  • 總體介紹岐溝關之戰(zhàn)是北宋北宋與遼遼國之間的一次重要戰(zhàn)役。雍熙三年(契丹統(tǒng)和四年,986年)春,北宋三路攻遼。主力東路曹彬部求功心切,孤軍進至涿州(今河北涿縣)后,因糧草不繼,被迫撤回雄州(今河北雄縣東)。不久
  • 北宋初年對遼的戰(zhàn)役。太平興國四年(公元979年)宋太宗滅北漢后,乘勝率師攻遼,包圍南京(今北京市),城中大震。遼以全力來援,戰(zhàn)于高粱河(約在今北京外城一帶),遼將耶律休哥與耶律斜珍左右夾擊,耶律學古也開
  • 澶(chn)淵之盟是北宋與遼經過多次戰(zhàn)爭后所締結的一次盟約。編輯本段【時間】宋真宗景德元年(1004)十二月編輯本段【地點】宋澶州(在今河南濮陽)編輯本段【人物】宋真宗趙恒,遼蕭太后與遼圣宗耶律隆緒,宋
  • 北宋兵役制度,又稱出戍法。北宋初年,宋太祖采納宰相趙普的建議,以禁軍分駐京師與外郡,內外輪換,定期回駐京師,故稱更戍法。更戍軍冠以駐泊、屯駐、就糧等名目。通常出戍京東、京西、河北、河東、陜西、江南、淮
  • 宋神宗趙頊元豐年間(1078~1085)對職官制度的一次重要改革。宋初以來的職官制度存在許多問題,一是機構重疊,既無定員、無專職,又有許多徒有其名而無所事事的冗閑機構和官員;二是蒞其官而不任其職,官職名實之間
  • 王安石變法北宋王安石于宋神宗熙寧年間進行的改革。治平四年(公元1067年)正月,宋神宗即位,立志革新,于熙寧元年(公元1068年)四月,召王安石入京,變法立制,富國強兵,改變積貧積弱的現狀。變法中,王安石建立了
  • 中國宋代仁宗慶歷年間進行的改革。宋仁宗時,官僚隊伍龐大,行政效率低,人民生活困苦,遼和西夏威脅著北方和西北邊疆。慶歷三年(1043),范仲淹、富弼、韓琦同時執(zhí)政,歐陽修、蔡襄、王素、余靖同為諫官。宋仁宗責
  • 以司馬光為首的反變法派,在元佑年間(1086~1093)推翻王安石變法的事件。元豐八年(1085)春,宋神宗趙頊病死,其子趙煦(宋哲宗)即位,年僅十歲,其母宣仁太后以太皇太后的身份執(zhí)政。宣仁太后是前此宮廷中反對變
  • 北宋末的一次農民起義。宋徽宗趙佶時,歙州(今安徽歙縣)貧苦農民方臘(方十三)到睦州青溪縣(今浙江淳安西北)萬年鄉(xiāng)幫源峒保正方有常家當傭工(一說方臘是漆園主)。當時宋徽宗、蔡京、童貫一伙貪得無厭地壓榨人
  • 中國北宋前期的一次農民起義。北宋初,川峽地區(qū)的土地大多被官僚、豪強、寺觀霸占。許多農民淪為客戶(包括旁戶),階級矛盾極為尖銳。宋太宗即位后,川峽天災頻仍,餓殍載道,民不聊生。淳化四年(993),在永康軍青
  • 宋以后屬于某一宗族所共有的土地。族田分兩種,一種是由一個家族撥出一部分土地,征收地租,專作該家族祭祖開支的祭祀田,也叫祭產、祀田。這種祭祀田一般數量不大,但極為普遍。一種是由族內為官者、殷富者捐置或合
  • 中國宋代寧宗慶元年間韓侂胄打擊政敵的政治事件。紹熙末,宋寧宗由趙汝愚和韓侂胄擁立為帝。趙汝愚出身皇族,韓侂胄是外戚,二人不合。趙汝愚為相,收攬名士,朱熹是當時著名學者,被召入經筵,為皇帝講書。韓侂胄圖
  • 中國宋、金聯合攻打遼的盟約。因為雙方使節(jié)都由海上往返談判,故名。宋徽宗政和五年(1115),女真首領阿骨打建立金。隨后屢敗遼兵。宋徽宗等認為遼有必亡之勢,決定聯金攻遼,乘機收復燕云。重和元年(1118),徽宗
  • 北宋宣和七年(1125年),金朝攻北宋,宋徽宗退位,長子趙桓在十二月十三日繼位,后廟號宋欽宗,年號靖康。靖康元年(1126年)正月同意割讓太原、中山與河間三鎮(zhèn),后反悔。靖康元年十一月遭到十幾萬金軍攻打,于月底
  • 宋金戰(zhàn)爭的一次著名戰(zhàn)役。紹興九年(1139),金朝統(tǒng)治集團內完顏宗弼一派得勢,主張再次以武力迫使南宋屈服,奪回河南、陜西。次年,金朝分兵四路,東起兩淮,西至陜西,向宋發(fā)動大規(guī)模的軍事進攻。宋廷被迫命令各路
  • 這是南宋與金訂立的第二個屈辱和約。紹興三十一年(1161年),金海陵王完顏亮為了實現他「屯兵百萬西湖上,立馬吳山第一峰」的美夢,兵分四路南侵,不料在采石磯遇到了虞允文的頑抗,同時金世宗完顏雍在遼陽稱帝,使金
  • 襄樊之戰(zhàn)是元朝統(tǒng)治者消滅南宋統(tǒng)一中國的一次重要戰(zhàn)役,是中國歷史上宋元封建王朝更迭的關鍵一戰(zhàn)。這次戰(zhàn)役從南宋咸淳三年(1267年)蒙將阿術進攻襄陽的安陽灘之戰(zhàn)開始,中經宋呂文煥反包圍戰(zhàn),張貴張順援襄之戰(zhàn),龍
  • 祥興二年(1279年),元將張弘范大舉進攻以趙昺為首的南宋小朝廷。后來在不久以前攻占廣州的西夏后裔李恒也帶領援軍也加入戰(zhàn)事。相傳起初宋軍兵力約有20萬,戰(zhàn)船千多艘;元軍只有2萬人,戰(zhàn)船五十余艘,北方人不習海
  • 南宋與金訂立的和約。紹興十年(1140),宋軍在反擊金軍的入侵中取得順昌(今安徽阜陽)、郾城(今屬河南)、潁昌(今河南許昌)等大捷后,宋高宗趙構與宰相秦檜唯恐有礙對金議和,下令各路宋軍從河南、淮北等地撤回,以取悅
  • 釣魚城之戰(zhàn)又稱合州之戰(zhàn)。蒙哥汗八年(1258年)年底,蒙古侵略大軍進逼重慶,在重慶北面的合州釣魚城下受阻。蒙哥派降人前去招降,宋知合州王堅嚴辭拒絕并殺了使者。蒙哥遂決心用武力征服釣魚城。次年正月,蒙哥分兵進
  • 蒙古滅中國金朝的決定性大戰(zhàn)。金哀宗正大六年(1229),蒙古窩闊臺汗率軍南侵金朝。八年五月,蒙古軍兵分3路:大汗窩闊臺居中,從山西攻河中,渡黃河;斡陳那顏居左,攻濟南;拖雷統(tǒng)右軍從陜西假道南宋,繞出金南京
  • 中國金代在河北地區(qū)對9個地主武裝首領的封授事件。金宣宗貞祐二年(1214),在蒙古軍的打擊下,金都南遷。河北、山東等地相繼淪陷。興定二年(1218),蒙古軍攻占山西太原、平陽等地,形勢對金朝極為不利。次年正月
  • 金代西北路契丹人的反金斗爭﹐其領導者為移剌窩斡。金滅遼后﹐對契丹人的防范和鎮(zhèn)壓十分嚴酷。正隆五年(1160)﹐金海陵王完顏亮準備南侵宋﹐派牌印燥合等征發(fā)西北路契丹丁壯從軍。契丹譯史撒八、孛特補等人殺燥合及招
  • 女真建國前與遼的一次戰(zhàn)爭。遼天祚帝天慶四年(1114),女真部首領完顏阿骨打(即金太祖完顏■)起兵反遼,同年十月,攻克寧江州(今吉林扶余東南小城子)。遼天祚帝命都統(tǒng)蕭嗣先、副都統(tǒng)蕭撻不也統(tǒng)兵七千進攻女真,
  • 金熙宗晚年,酗酒無度,控御乏術,濫殺朝臣,人人自危。金太祖嫡孫、宗干之子完顏亮決意乘機奪取皇位。他曾在出任領行臺尚書省時,與北京留守蕭裕密謀起兵河南,奪取皇位。因被召回朝任平章政事,起兵之事未果,遂聯
  • 宋夏交兵,宋敗于三川口、好水川、定川砦三役,希望與夏議和。西夏雖獲勝,但戰(zhàn)爭損耗及宋夏間榷場貿易停止,經濟受損,民怨四起。夏景宗遂尋求與宋議和。北宋仁宗慶歷七年(1047年),宋夏雙方達成和議。西夏向宋稱臣
  • 任得敬原為北宋降臣,以獻女給夏崇宗而被擢為靜州防御使。后因平定蕭合達叛亂和鎮(zhèn)壓訛起事,封西平公。天盛二年(1150年),任得敬為國相,弟任得聰為殿前太尉,任得恭為興慶府尹,任氏兄弟遂擅夏政。隨后,任氏勢力不
  • 西夏中期,夏國貴族實行掠奪式的統(tǒng)治方式,使下層民眾生活十分困苦。仁宗大慶初,夏國境內又發(fā)生饑荒和地震等災害,造成人畜大量死亡。大慶四年(1143年)七月,部落首領訛率定州(今寧夏平羅境)篪浪、富兒等部,與威州
  • 三川口之戰(zhàn),又稱延州之戰(zhàn),北宋與西夏之間的一次重大戰(zhàn)役!颈尘啊课飨慕⒁郧,元昊就采用聯遼抗宋的策略,多次進攻宋朝邊境,擴大自己的疆域和掠奪財物。由于北宋統(tǒng)治階級的腐敗和奉行屈辱退讓的政策,更加助長
  • 崖山海戰(zhàn),又稱崖門戰(zhàn)役,是宋朝末年宋朝軍隊與元軍的一次戰(zhàn)役,這場戰(zhàn)爭直接關系到南宋的滅亡,是一場以少勝多的大戰(zhàn),相傳宋元雙方投入軍隊30余萬,最終宋軍全軍覆滅告終。此次戰(zhàn)役之后,宋朝也隨之覆滅。崖門因東
  • 元軍侵日戰(zhàn)爭,指元朝統(tǒng)治者忽必烈在1274年和1281年兩次派軍隊入侵日本的戰(zhàn)爭。在日本通常被叫作元寇或蒙古襲來。這兩次侵略企圖盡管最終失敗,但其在宏觀歷史上仍起了十分重要的作用。這兩次戰(zhàn)爭是日本史上最有名的
  • 海都為窩闊臺(元太宗)孫,曾支持阿里不哥與忽必烈爭汗位。他統(tǒng)轄葉密立(今新疆額敏東南)一帶原窩闊臺和貴由的封地,于至元五年(1268年)發(fā)動叛亂,并建窩闊臺汗國。隨后,與昔里吉、乃顏等叛亂宗王交相侵擾西北地區(qū),
  • 乃顏為成吉思汗幼弟斡赤斤的后裔、塔察兒之孫,所繼承的分地以哈剌哈河(今哈爾哈河)為中心,包括遼東大部地區(qū)。至元二十四年(1287年),因不滿元廷置東京等處行中書省,加強對其控制,起兵反叛。忽必烈聞訊后,派伯顏
  • 元朝建立以后,宗室內亂、宮廷政變、后妃干政、權臣用事等接連不斷,令朝政混亂。元英宗即位后,決意改革朝政,因朝政被權相鐵木迭兒及其黨羽把持,難以推行。至治二年(1322年),鐵木迭兒死,元英宗起用太常禮儀院使
  • 至正新政是元順帝至正年間所行的改革。至元六年(1340年),元順帝支持脫脫發(fā)動政變,驅逐權相伯顏,并以脫脫為中書右丞相。次年,改年號為至正,遂進行政治改革。至正新政前后共有九年(1341-1349),前四年由脫脫主持
  • 紅巾軍起義是爆發(fā)于元順帝至元十一年(1351)的一次農民戰(zhàn)爭。元朝后期,以蒙古族貴族為主的統(tǒng)治階級,對各族特別是漢族人民的掠奪和奴役十分殘酷。他們瘋狂地兼并土地,把廣闊的良田變?yōu)槟翀觯绱蟪疾畯┑觅p賜
  • 明崇禎元年(1628年)七月至十七年(1644年)三月,李自成、張獻忠等部農民軍從小到大,從分散到集中,從游擊流動作戰(zhàn)到運動流動作戰(zhàn),終于推翻明朝的戰(zhàn)爭。起義起因明末政治腐敗,農村破產,壓迫剝削日益加重,陜西又逢
  • 明末清初奴仆反抗主人奴役的斗爭。奴即富戶家內奴仆。古稱臧獲﹑蒼頭﹐元代稱驅口﹐明代稱賤民,子孫世世為奴者稱世仆。奴仆隸屬于主人整個家族﹐地位極低。在《大明律》中﹐奴仆制度受到承認和保護。事找明初﹐奴仆
  • 明末徐鴻儒領導的起義。徐鴻儒﹐本名徐誦﹐山東鉅野縣人﹐后遷居鄆城。早年參加白蓮教。萬歷末,土地兼并日益嚴重﹐賦稅徭役不斷增加﹐社會矛盾日趨激化。他以白蓮教教義組織群眾﹐聚眾至數千人。被山東﹑南北直隸﹑
  • 明朝萬歷、天啟年間(1573~1627)廣大城鎮(zhèn)市民、生員、鄉(xiāng)紳反對礦監(jiān)稅使與封建權貴的斗爭。參加者主要是城鎮(zhèn)商人、業(yè)主、工匠、生員和御史言官、州縣長吏及鄉(xiāng)紳等。民變多起因于礦監(jiān)稅使的瘋狂劫奪。最有代表性的是
  • 明神宗長子朱常洛的生母王氏原本是一普通宮女,在慈寧宮侍奉慈圣太后(明神宗生母)。有一天,明神宗來到慈寧宮向母親請安,剛好太后不在,神宗正要離開時,發(fā)現了清秀可人的王氏,于是私下臨幸。按照宮中規(guī)矩,皇帝
  • 中國明代萬歷朝為查勘真假楚王而形成的黨爭案件。隆慶五年(1571),封藩于湖北武昌的楚恭王朱英死,遺腹宮人胡氏,得孿生子華奎、華壁。萬歷八年(1580),華奎嗣王爵,華壁受封為宣化王。三十一年二月,楚宗人華趆
  • 明萬歷年間圍繞皇位繼承展開的爭論。國本即太子。神宗王皇后無嗣,王恭妃于萬歷十年(1582)八月生子常洛,是為皇長子。鄭妃于十四年正月生子常洵。神宗因寵愛鄭妃,進其為皇貴妃,對王恭妃則不加封,且遷延不立常洛
  • 明末官僚機構中因地緣關系結成的政治派系﹐浙黨﹑齊黨﹑楚黨的合稱。明中葉以後﹐嚴重的政治統(tǒng)治危機和財政危機﹐加深了社會矛盾﹐同時也使統(tǒng)治階級內部矛盾日趨激烈。萬歷三十三年(1605)被罷官的吏部郎中顧憲成回到
  • 明代晚期以江南士大夫為主的政治集團。萬歷三十二年(1604),被革職還鄉(xiāng)的顧憲成在常州知府歐陽東鳳、無錫知縣林宰的資助下,修復宋代楊時講學的東林書院,與高攀龍、錢一本、薛敷教、史孟麟、于孔兼及其弟于允成等人
  • 明朝依附于宦官權勢的官僚所結成的政治派別。明朝宦官專權十分嚴重。明英宗時的宦官王振,明憲宗時的宦官汪直皆曾樹有黨羽,但至明武宗時宦官劉瑾專權,閹黨勢力始形成,劉瑾與馬永成、高鳳、羅祥、魏彬、丘聚、谷大
  • 中國明代嘉靖年間,蒙古土默特部首領俺答汗因貢市不遂而發(fā)動的戰(zhàn)爭。該年為庚戌年,故名。俺答汗為對付瓦剌,更好地統(tǒng)率各部,迫切要求與明貿易。他向明稱臣納貢,希望擴大和增加交易。但明廷害怕土木之變重演,加以
  • 明世宗朱厚熜以地方藩王入主皇位后﹐統(tǒng)治階級內部在皇統(tǒng)問題上的政治論爭。始而爭考﹑爭帝﹑爭皇﹐繼而爭廟及路﹐終而爭廟謁及樂舞。斗爭的焦點是如何確定世宗生父朱佑杬的尊號。實質是世宗通過議禮之爭﹐打擊楊廷和
  • 明代成化年間(1465~1487)發(fā)生的陜西﹑四川﹑湖廣邊區(qū)農民起義。荊襄流民主要指宣德至成化年間(1426~1487)為土地兼并或租稅徭役所迫而逃往荊襄山區(qū)謀生的農民﹐又名棚民。荊襄地區(qū)北有秦嶺,南有大巴山﹐東有熊耳山
  • 明代中期由鄧茂七領導的農民起義。在正統(tǒng)十三年(1448)爆發(fā)于福建沙縣﹐景泰(1450~1456)初失敗。鄧茂七(?~1449)原名云﹐江西建昌(今南城)人﹐佃農出身。因在家鄉(xiāng)殺死地主而逃到福建寧化﹐后又移居沙縣﹐改名茂七﹐
  • 葉宗留起義,是指明代正統(tǒng)年間葉宗留領導的礦徒起義。明朝初年﹐金銀等礦皆屬官礦﹐由國家經營﹐嚴禁民間開采。明中葉后﹐由于商品經濟的發(fā)展﹐社會上普遍使用白銀﹐朝廷更屢下禁令﹐封禁礦區(qū)﹐加重盜礦處罰﹐以達到
  • 明初唐賽兒領導的農民起義。發(fā)生于明永樂十八年(1420)。起義中心在山東益都一帶。唐賽兒(生卒年不詳)為山東蒲臺人林三之妻﹐略識文字。丈夫死后﹐在掃墓歸途偶得一石匣﹐內藏有寶劍兵書。經日夜學習﹐通曉諸術﹐遂削
  • 中國明初科舉考試中的重大事件。又稱春夏榜案。洪武三十年(1397)丁丑科,二月會試,以翰林學士劉三吾、王府紀善白信蹈為考試官,取錄宋琮等51名,是為春榜。因所錄51名全系南方人,故又稱南榜。北方人一名未取,為
  • 中國明代洪武、永樂時期打擊地方豪強勢力的措施。始于吳元年(1367),終于永樂元年(1403)。所徙富民包括故元官吏、依附張士誠的江浙富家、與逆黨有關的江南富民等。吳元年,朱元璋平張士誠后,立即令徙蘇州富民實濠州
  • 洪武二十一年(1388年)三月,藍玉率師15萬北征,自大寧進至慶州。藍玉聽說元帝脫古思帖木兒在捕魚兒海(今貝加爾湖),便抄近路,兼程而進。行至百眼井處,距捕魚兒海還有四十里,仍然沒有發(fā)現元軍行跡,藍玉便想引
  • 中國明太祖朱元璋嚴懲戶部侍郎郭桓等吞盜官糧的重大案件。洪武十八年(1385)三月,御史告發(fā)北平承宣布政使司、提刑按察使司官吏李、趙全德等與戶部侍郎郭桓、胡益、王道亨等共同舞弊,吞盜官糧。明太祖令審刑司拷訊
  • 空癰,中國明代初期朱元璋嚴懲地方計吏預持空白官印賬冊至戶部結算錢谷的重大案件。發(fā)生在洪武十五年,即公元1382年。明初規(guī)定,每年各布政使司、府、州、縣均需派遣計吏至戶部,呈報地方財政的收支賬目及所有錢谷之
  • 洪武二十六年(1393),明太祖朱元璋借口涼國公藍玉謀反,株連殺戮功臣宿將的重大政治案件。因藍玉案被株連殺戮者,當時稱之為藍黨。該案與胡惟庸案合稱為胡藍之獄。經兩個案件發(fā)生后,明朝元功宿將已屠戮殆荊藍玉(?
  • 中國明太祖朱元璋借口丞相胡惟庸謀反,大肆株連殺戮功臣宿將的重大政治案件。與藍玉案合稱胡藍之獄。起于明洪武十三年(1380),終于二十五年。明初,朱元璋對丞相胡惟庸專權擅政、結黨營私、驕橫跋扈的舉動極為不滿
  • 建文三年(1401年)二月,朱棣率軍出擊,先后于滹沱河、夾河、真定等地打敗南軍。接著,又攻下了順德、廣平、大名等地。戰(zhàn)爭已經進行了兩年的時間,南北交戰(zhàn)主要在河北、山東。燕軍雖屢戰(zhàn)屢勝,但南軍兵多勢盛,攻不
  • 仁宣之治是明成祖朱棣以后,明仁宗朱高熾和明宣宗朱瞻基采取了寬松治國和息兵養(yǎng)民的政策.明初社會經濟經洪武、建文、永樂三朝的恢復發(fā)展,到仁宗、宣宗兩朝,出現了社會經濟的繁榮。仁宗時停罷采買,平反冤濫,貢賦
  • 靖難之役,是明朝開國皇帝朱元璋死后不久爆發(fā)的一場統(tǒng)治階級內部爭奪皇位的戰(zhàn)爭。起于建文元年(1399年)燕王朱棣以清君側之惡的名義舉兵反抗朝廷,至建文四年朱棣由燕王榮登皇位而結束,歷時4年。由農民起義領袖登
  • 中國明代宗藩朱宸濠于正德十四年(1519)六月起兵爭奪皇位的叛亂事件。宸濠系朱元璋第17子朱權后裔,弘治十年(1497)襲封寧王于南昌。正德九年,宸濠先后賄賂太監(jiān)劉瑾及佞臣錢寧、伶人臧賢等,恢復已裁撤的護衛(wèi),畜
  • 土木堡之變指明軍在土木堡被瓦剌軍打敗,明英宗被俘事件。元朝末年明朝初年蒙古分裂為兀良哈部、韃靼部、瓦剌部三部。其中,瓦剌經過長期發(fā)展,勢力增強,瓦剌首領也先統(tǒng)一蒙古,并有吞并中原之心。明正統(tǒng)十四年(14
  • 中國明代將領石亨、太監(jiān)曹吉祥等于景泰八年(1457)擁明英宗朱祁鎮(zhèn)復位的政變。又名南宮復辟。以石亨等攻破南宮門,奉英宗升奉天殿復辟,故名。正統(tǒng)十四年(1449)八月,明英宗在土木之變中被俘。九月,兵部尚書于謙
  • 曹石之變,指明朝天順四年(1460年)石亨坐獄瘐死,與天順五年(1461年)曹吉祥謀叛的事件。景泰八年(1457年)正月十六日,曹吉祥與石亨等人勾結,乘明景帝病重,迎明英宗復位,史稱奪門之變。以功升為司禮太監(jiān),總

返回頂部

廣告合作請加微信:17310823356

京ICP備09042963號-15 京公網安備:11010802027854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10-56762110 舉報郵箱:wzjubao@tal.com

奧數版權所有Copyright2005-2021 . All Rights Reserved.

分類查找目錄